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鸠尤神剑 > 第92章 鸠尤神剑92
    常朝云道:“你莫要虚张声势。灵毗上仙虽得散仙之身,到底仙格不满,天底下能克她法威的,勿论仙家魔界,都是大有人在的。”

    顾乘风道:“这位前辈说得没错,我们的确是为六尾玄狐。至于我们与这两位魔界中人同行,个中原委说来话长。总之我们是为救人才来哀牢山的,就算入得主峰是九死一生,我们也要闯一闯。”

    那男子回头打量顾乘风,歪嘴一笑,道:“既然你们不怕死,便随我入山!”话音才落,那男子已腾空而起,离地一丈有余,朝东南向飞去。

    天幕还剩些许余晖,亏得雪色荧白,倒将林地映亮了几分。众人各运气飞行,随那男子飞到一片松林。方才还静悄悄的,入了松林,却听得周遭枭鸣四起,好生凄惨。那男子落地击掌,众人便看到群枭由松顶飞扑而下,绕众人头顶舞了一圈,随即哗啦啦撞向一棵粗壮的古松。

    群枭一一没入古松之内,柳浊清见状,对顾乘风说:“师兄,难道那棵大树便是仙阵的破口?”

    顾乘风未及开口,那男子已行七宝骞林指诀,以罡气护体,飞向那棵古松。顾乘风旋即释放天罡猎月檠,将其化作一团紫色气晕,命众人跃入其中,再行威灵指诀,化身剑气,遁入天罡猎月檠,同时驱之飞冲古松主干,眨眼功夫便入了哀牢山主峰圣境。

    放眼望去,主峰圣境较之外围山峦到底有不同气象。四面仙鹤成群,神蝶乱舞。不必说那大磨岩峰顶金光闪耀的楼宇,远看去,雪云盘绕,楼宇仿佛悬在空中,尽显仙家瑰容灵气,单是与主峰并立的群峰,也各有其姿仪,又在彼此的掩映中百媚丛生,好似神女所化。

    众人正为眼前仙境所迷,未察觉那引路的男子早落了地。待顾乘风察觉不妙,众人已法门大乱,飞升之力骤失了。好在顾乘风提前一步将天罡猎月檠化作一只雄鹰,众人坠落之际叫这雄鹰托住,才不至摔死。然而雄鹰飞出半里,羽翼却着了火,越飞越低,顾乘风自知天罡猎月檠即将现出原形,朝雄鹰后颈下力一推,这雄鹰俯冲而下,径直冲向一座小山。离山林丈余,雄鹰羽翼尽秃,化归原形,飞入顾乘风印堂,众人纷纷摔入林中,得树枝挂阻,总算平安落了地。

    顾乘风确保众人未有伤害,这才四下盼顾着,试图从周遭景色辨别方位。柳浊清扶着右肩,问道:“师兄,怎么方才我感觉自己元、气散乱,内丹困于丹田之内,无法运转血魄。”

    无念子说:“我听闻仙家三派各有一道殊途同归的法门,是专门用来惩治仙门弟子的。”

    “千刀火海阵!”经无念子提醒,顾乘风登时大悟,道,“难怪方才大家三华无从调用,连我的天罡猎月檠也失了法威。”

    柳浊清道:“看来这主峰圣境之内也叫灵毗上仙施了阵法,而且这阵法与千刀火海阵有莫大的关系。”

    常朝云道:“没想到这灵毗上仙如此厉害。这仙阵原是敕夺仙门弟子法术,以施惩戒的,她竟有本事叫咱们魔界中人也用不上法术,我们都低估她了。”

    柳浊清此刻想起那领路的男子,道:“定是那侏儒从中作怪,将我们引向阵法的。”

    顾乘风摇头道:“他早提醒我们,就算他有意将我们引入阵局,也是我们咎由自取,怪不得人家。”

    不言师太左护法道:“当务之急是离开这鬼地方。依我看,此地颇为邪门,我们要加倍小心才是。”

    顾乘风左右两边瞧了瞧,说:“不错,这山中林地四处景致大同小异,我们沿路加以标记,当心迷路才是。”

    一行人由顾乘风带领,走得小心谨慎。柳浊清以指力在树干上留有“人”字形掐痕。常朝云不放心,拔下发簪,从中折断,一股幽香即刻四散。眼下常朝云失了法术,无法调用三华,以血魂香标记路线,不过单凭她灵敏的鼻子和发簪中的香粉,仅作标记之用是绰绰有余的。

    他们行了一刻钟,天色大黑,无念子遂以卵石相击取火,折树枝为炬。众人如此这般举火摸黑,又行走了一个时辰,直至常朝云抽动鼻子,道,“我们又绕回原地了”。

    柳浊清在近旁几棵大树上察看,随即发现一道掐痕,回头道:“师兄,是我做的记号。”

    不言师太两位护法上前几步。左护法道:“顾公子,依我看,这地方不靠法术难得走出去。”右护法道:“现下天色已晚,不如就地过夜,待明日天光大亮,若气候晴好,我们可依日头辨别方位。”

    顾乘风略作思忖,道:“也好,大家今日也乏了,不如早作休整,明日再想法子走出这山林。”

    各人盘腿而坐,围在篝火边吃了些干粮。柳浊清饮水之际,才发现壶中清水所剩无几。她收好皮壶,对顾乘风说:“师兄,若找不到水源,我们怕是难得撑过三日了。”

    顾乘风点头不语,明面上不慌不忙,心里却犯了愁。他们一行人现下三华凝滞,不能施法,无异于凡人。只因各人多少有些拳脚本领,应付寻常麻烦尚可,若果真林间没有水源,他们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出路,恐怕只有榨树叶为汁,方可生存。

    如此想着,顾乘风捱到半夜才入眠,翌日天色微熹,他便醒了。听着林间鸟鸣,似乎又信心满当起来,于是他拟定一份计划,待天色大亮便将其告知众人。他觉得不言师太两位护法最通音律,若林中有溪流涌动,由她们二人时时聆听,比其他人等更得优势。无念子本是一条银尾狐,虽已修得人形,到底比凡人胎躯多几分灵气,由他来领路或许更为妥帖。至于凭日头辨方位的人选,自然非顾乘风莫属了。他幼时尚未修习法门,已初通攀岩腾体之术,这林间乔木都是百年巨树,若爬上顶梢,略有不慎恐怕非死即残。

    常朝云听罢,抬头看看周遭的树木,道:“你一个人太危险,我随你一同爬上去。若中途有什么意外,也有个照应。”

    柳浊清道:“师兄,你如此安排,倒显得我无用了,好似闲人一个,半点力气也使不上。”

    顾乘风笑道:“现下大家都似凡人,你拳脚根基薄弱,莫要逞强了。”

    顾乘风这计划虽好,待他与常朝云跃上树干、爬上树顶,才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方才在林中,他们并未留意雾瘴,这会子方知雾瘴之厚重,已没过树冠,绵延四方,哪里还看得出太阳的方向?顾乘风抬眼看天,对常朝云说:“以我的脚力,冲上一两丈倒不难。我现在试一下,若可冲出雾瘴便好,若冲不出去,再做它想吧。”

    常朝云道:“我托你上去。”

    顾乘风双足压枝,奋力一跃;常朝云见准时机,向他双腿使力上送。一跃一送之间,顾乘风绷直了身子,试图以双臂拨开雾气。冲力将他急速推出,然而眼前净是雾瘴,凭眼前所见,他实在分不清自己升了多高。只有一股冷飕飕的风,迎面灌着,袭击他的头发、眼球和脖颈,丝丝入扣地交代着他飞腾而上的速度和节奏。

    他终于落回树梢,什么也没看见,只是那树梢的枝桠受不住他下坠的力道,咔嚓一声断开了。顾乘风措手不及,随那折枝落下去,好在常朝云抱紧树干,抛下袖纱,顾乘风才于慌乱中接住袖纱,悬在离地三四丈的高处。

    柳浊清方才见顾乘风坠地,不觉喊出声来。待顾乘风得了救,她高呼道:“师兄可还好?”

    顾乘风自嘲地笑着,说:“我并无大碍,可惜雾瘴太浓,现下日头何方,便是在树梢上也看不清楚。”

    既方位不明,众人便知,要想活着走出这山林绝非易事了。若能在两日内走出去倒还好说,万一两日还走不出去,总要寻到饮水方可活命。这一干人等便在林中兜兜转转,一忽儿西一忽儿东,总之走来走去,乏了累了,不安与恐惧也在彼此间传开了。

    不言师太两位护法怨气最大。本来前几日那残疾男子现身山林,她二人已心生疑虑,只是碍于不言师太对她们早有交代,凡事需听从顾乘风差遣,她们也不便多言。这会子法术尽失,被困在山林,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指向顾乘风,柳浊清虽不服,却被顾乘风眼色按住,直到右护法道:“我们苦修两百来年,原是看师太出身长白山,以为入她门下也有个大好前程。想不到长白山弟子也有自以为是的无能之辈。”

    柳浊清憋不住怒火,堵在两位护法身前,嚷道:“若不是看在不言师太过去是我师叔,我早结果你们性命了。一路上你们二人阴阳怪气,莫要以为我师兄脾性好,由你们满口屎尿,便是不敢得罪你们。”

    不言师太左护法道:“柳姑娘,舌头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爱说什么还要你来允准?你们仙山正室果然好大的架子。”

    常朝云道:“事到如今你们还有功夫闲扯?我们饮水已无,又在这山林中兜圈子,与其吵吵嚷嚷,不如省些气力来得实在。”

    此后众人再未多言,只在方位左右不定时各人才说几句,然而具体定夺往何方去,还由顾乘风说了算。暮色临近之时,不言师太左护法突喊一声“有动静”,众人停步,屏息凝听。右护法和常朝云几乎同时听到异响。常朝云道:“不错,是水声。”右护法则指向右侧,说:“声响从这边传来。”

    众人循声而行,走了一里路程,先下坡,又上坡,随即转为平路。这一里路程也因苔滑路怪,叫众人走得相当费劲。水声越发明显,众人步伐便快了不少。柳浊清走在最前头,因脚下湿滑,抱住一棵大树,回头喊道:“师兄,我看到了,是一条小溪。”

    远看去,那小溪藏在雾瘴之中,窄而直,仿佛一根用旧的银针。雾瘴在那溪面起了些许变化,原是灰白,靠近溪面却呈紫色,把灌木染作靛蓝了。常朝云心思细密,方才一路上听闻鸟鸣阵阵,这会子周遭静下来,只闻溪流汩汩,她不免起了疑心,对顾乘风道:“为何这溪流近处竟无鸟鸣,你可觉着奇怪?”

    顾乘风抬头看看树顶,说:“许是这近处有鸟群天敌?”

    无念子道:“鸟儿善辨毒物,万一这溪水有毒……”

    柳浊清回头道:“这溪水氲汽的确有些诡谲。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找到这处水源,若这竟是唯一一处,我们接下来几日又走不出去,那又如何是好?难不成看着溪水,却要生生渴死?”

    常朝云笑道:“你们长在仙山,自然不知山野中的生存之道。溪流有来有去,我们只要沿这溪流或寻来源,或寻去处,便有走出去的机会了。”

    众人虽口渴难耐,此刻只好先忍着,顺沿溪流的去向,走得仔细。不过一刻功夫,柳浊清忽觉脚下有些异样,她也不知是苔藓太滑,还是别的缘由,只是既然走在最前头,她便生出报告他人的责任来。才刚回头,说了一声:“师兄,这地上怎有松动之……”

    一言未毕,柳浊清足下地面已然坍塌,她只大呼一声,整个人坠陷下去。顾乘风眼见她陷入地下,纵身一跃,妄图将她抓住,不料他自己身子才触地,先前未塌的地面也轰然坍陷了。常朝云见状,朝顾乘风抛出袖纱,拴住他的双腿。与此同时,不言师太两位护法却各自点足腾跃,跳上近旁两棵大树,再由枝桠跃向更远处的大树,匆忙逃跑了。

    无念子担心常朝云体力不支,上前两步,将那袖纱缠于臂膀。然而电光火石间,地陷区域又扩开两三倍,常朝云和无念子未能回神,也坠入地下了。顾乘风苏醒时,柳浊清还在沉沉迷睡。他睁开眼睛,只觉得漆黑之中略有一丝光亮,不知是得月色映照,还是地下另有光源。一时间他因脑门作痛,直不起身子,只得平躺片刻,待头疼缓解,这才摸着黑,四下唤着“师妹”。

    应声的是常朝云和无念子。顾乘风循声探向二妖,问:“常姑娘,你可知道我师妹在哪里?”

    常朝云道:“你师妹在哪里,我如何知晓?左右这世上最关心她的只有你,该我们问你才对呐。”

    三人就着那似有还无的光亮,总算摸到了柳浊清。顾乘风唤她十余声,她也不醒,好在她鼻息尚稳,并无性命之虞。顾乘风背起柳浊清,同二妖向那光亮处慢慢走着。不过一刻钟,他们便走到这微亮的所在,竟是一汪荧火闪耀的水坑。水坑一仞见方,荧火沉在水底,或紫红或蓝绿。水坑前方叫一堵湿漉漉滑溜溜的石墙挡着,只有一条左拐的小道,窄而低矮,需跪行才可通过。这小道长达半里,尽头豁然开朗,是个山洞。

    这山洞高处三丈有余,矮处也有一丈。洞顶凹凸不平,每隔两三仞便垂下一条石柱,石柱有长有短,尖端大都止于离地两三米处,依稀可辨石柱表面连片的苔藓。洞壁光滑无比,摸上去湿哒哒硬邦邦的。地上是一口不知深浅的水洼,将这山洞塞得满满当当。水洼周边踏足的地儿有宽有窄,宽处三尺有余,窄处仅容一足,怪的是,这洞内竟无一块石子,好像整个地洞并非天然形成,更似人工开凿抑或法术变化所成。洼中荧火蹿动,最深者离水面不过五六寸。荧火之辉彼此增进,将这地洞照得亮堂堂的。

    三人跪行到这山洞,膝头各有破溃,顾乘风放下柳浊清,按抚膝头,只觉得手心湿乎乎的。垂眼一看,才发现自己流着鲜血,而那殷红的血液滴入水洼中,竟荧火熠熠,沉在水底了。

    常朝云见状,道:“看来这水里大有文章。”

    顾乘风抬头看看常朝云,方才憋了好久的话此刻脱口而出:“我不该连累你。”

    常朝云起初不解,思忖片刻,知道顾乘风在说她以袖纱缚其双腿的事,不觉气恼,说:“哪有什么连累不连累?你真当我们魔界中人都是无情无义的?你肯让我们随你同来哀牢山,足见你有心救我师父,也算个明辨是非之人。方才你大难临头,我又岂可置身事外,见死不救?”

    “我自然不是这个意思。”

    常朝云冷笑道:“你倒给我说说,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是重明观五代大弟子,来日朱雀仙子定要将掌门之位传与你。我这妖女,自然不配救你。可惜眼下咱们不在天禄岛上,若不然,那位白姑娘必定誓死护你平安,哪需要我多管闲事呢?”

    顾乘风听她提及“白姑娘”,愣怔了片刻,随即解释道:“我与白姑娘不过萍水相逢,你莫要误会。再说,她既嫁做人妇,你如此言语,实在不妥。”

    常朝云道:“她既然与你萍水相逢,我如何说她,与你何干?”

    常朝云此言一出,顾乘风倒不知如何回应了。本来自送沐秋桑去她表兄府邸已有数月之久,她的面貌身形,顾乘风早不记得了。若不是顾乘风等人在乌梅镇市集购置干粮,沐秋桑又恰在乌梅镇市集上认出顾乘风,顾乘风做梦也想不到,会在天禄岛遇见她。沐秋桑早改回本名白子辛,一身素衣,面色多了些沧桑之气,倒比顾乘风记忆的模样红润康健了些。顾乘风一行原打算巳时离岛,白子辛盛情难却,非要迎众人回屋用午膳。顾乘风推脱不过,只好随她去了。

    一路上,白子辛有说不完的话,对于顾乘风和柳浊清所问,也是知无不答。如此这般,顾乘风一众才知道,乌梅镇过去甚为冷清,如今镇上小半人口都是南面逃难而来的。说起来,白子辛叹道:“岛主平日里沉默寡言,于我们,却是救命恩人。我与必用若不是得岛主收留,恐怕早已饿死荒野了。”

    柳浊清问:“那么你们邑州的房宅和田地又作何处置了?”

    “还做什么处置?能保住性命,我已知足了。”白子辛笑道,“其实人生在世,有衣穿有粮食有屋居已是幸事,何必再追求那许多呢?天底下的财富,左不过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古时那些大富大贵的显赫家族,子孙后代又有多少流离失所,多少食不果腹?”

    顾乘风赞道:“白姑娘能有此等见地,世上须眉男儿多数也是莫能及的。”

    白子辛一路上有说有笑,到了居所,踏进屋内,她倒安静下来,只招呼众人坐下,自己闪进内室去,轻声唤着“相公”。顾乘风环顾四周,这草屋虽简陋至极,倒收拾得干净。堂屋中央摆张破破烂烂的小桌,略显局促了。少顷,内室挤出一张脸,顾乘风一下子认出那是张必用,可是再细细端详,那面孔却陌生了。

    记忆中,张必用是个温厚的儒生,眉目间颇有些得意的神采。这会子所见,他的温厚、得意全没了影,那散疏的眉、微抠的双眸、干枯的唇,横竖撇捺只写了个“苦”字。顾乘风起初以为这是“穷苦”,很快便发现,这“苦”字产于“痛”,发于“愤”,是仇恨开了花,结了果。

    张必用拿目光扫过众人,自然认出常朝云来,失神的双眼登时电闪雷鸣。他只盯向常朝云,嗓门压得极低,却好像费了吃奶的劲头,说:“你,是你。”

    顾乘风道:“张先生,数月未见,不想竟在此地重逢了。”

    张必用转开眸子,看向顾乘风,问道:“请恕张某愚钝,我与先生何曾见过?”

    顾乘风与柳浊清相视一笑,一个化作白须老翁,一个化作中年家丁。张必用上下打量二人,嘟囔着:“二位甚是面善。”这当儿,白子辛端一箕青菜走出来,对张必用说:“相公,你怎么连他们也记不得了?我当日得以回南淮,正是靠这些仙道相助呵。”

    张必用恍然大悟,眼睛里放出光彩,然而目光触及常朝云,他眼里的光芒又熄灭了。随即,他不觉垂眼,低声道:“世事无常,数月前我还是睿王门客,如今睿王已经登基为帝,我却沦落至此了。难得道仙不嫌弃我们这寒屋鄙舍,只怕我们招呼不周,道仙莫要见怪才是。”

    直到午膳用毕,张必用再未言语。白子辛同顾乘风等人说话,他便躲进内室。柳浊清格外心细,留意到屋里少了一人,方才张必用在堂屋,她不便多问,此刻便压着嗓门,问道:“白姑娘,张先生不是还有一位原配夫人么?此刻怎不见她了?”

    白子辛回头看看通往内室的草帘,低声道:“夫人逃离京城,前往天禄岛的路上受了风寒,后来又因缺粮少水,不日病故了。”

    顾乘风道:“如此说来,张先生的兄长岂不是也……”

    白子辛轻笑道:“道仙莫要再提那厮。我们逃去京城,他贪图我们古玩财宝也罢了,后来竟落井下石,加害于我们。此人半点良心也无,实在枉为儒生了。”

    柳浊清问:“本来人间俗事我也不太明白,然而你们在邑州也算大户,张先生又一直是那睿王的门客。据我所知,京城邻边州府自睿王发动政变,翌日便归于新政辖制,并无战事发生,你们又因何故逃亡哩?”

    “此事说来话长。自睿亲王政变事成,那旧帝的舅父镇威大司马便知他此前得了假情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索性率兵北逃,向北魏镇国将军袁肃求援。自文琲公主于北魏遇刺,我相公一直以为,北魏文官当权,刺杀和亲公主于北魏武将有利,下手的该是袁肃才对。然而镇威大司马才将出兵助魏,京城便出了大事,足见这整件事都另有乾坤。袁肃想借文琲公主遇刺迫使西梁发兵也许是事实,可是北魏丞相故意纵他也可能是事实——”

    白子辛话音未落,张必用已掀开草帘,钻出内室,道:“岂止可能?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个陷阱。”他径直走向常朝云,接着说:“北魏丞相早与你们常氏勾结,是或不是?”

    常朝云冷眼看他,答得不紧不慢:“是或不是你现在问我又有何意义?就算你猜对了,一切为时已晚。你若猜得不对,难道我说我常氏兄妹未与北魏丞相勾结,你便尽信不成?”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5523/7105829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5523/7105829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