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五百二十六章 管我叫大哥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赵雅芳叹了一口气,随后轻声解释道:“孙老师他们这几天就说这个了,还想找你来着”。

    “什么时候的事儿?”

    李学文的记忆中好像没有孙老师来找的事,自打二弟跟他说明利害关系后,他就没在学校跟那些老师们私下里开讨论会了。

    “上周,我帮你回了,说你没空”

    赵雅芳微微皱眉道:“他们的想法很幼稚,也不切合实际”。

    点评了学校里的几个同事后,赵雅芳对着丈夫问道:“二弟说让我休息,你是咋想的?”

    “我也正在考虑”

    李学文有些犹豫地说道:“咱们两个人在学校的目标有点儿大,且是住在学校,容易被针对”。

    “二弟说让咱们回来住?”

    这倒是提醒了赵雅芳了,问道:“是不是咱们分房子的时候得罪人了?”

    “不知道”

    李学文平日里只关注教学,得了二弟的提醒,连学生都很少接触了。

    除了上课出现,下课就跑路,弄的学校同事以为出什么事了。

    后来得知赵雅芳怀孕,大家这才释怀。

    “那就请假休息”

    赵雅芳比李学文干脆,更懂得取舍,没等李学文想出决定来,先一步同意了二小叔子的意见。

    李学文看着媳妇儿的眼睛说道:“要不我休息?你去教学吧”。

    他看出媳妇儿对工作的不舍了,想着二弟的话,暂时留一个,把这个机会让给媳妇儿。

    “想啥呢!”

    赵雅芳翻了个白眼,道:“我怀孕了还有理由请假,你拥护啥请假啊?”

    说着话还点了点李学文的肚子道:“我要是能把孩子转移给你得了,不然你也怀孕试试?”

    “我这不是为了你嘛”

    李学文笑了一下,随即解释道:“我不太喜欢学校里现在的氛围,不像你这么如鱼得水的”。

    “就知道你这样”

    赵雅芳点了点丈夫的脑门儿,道:“你是不是想借这个机会偷懒看书?”

    李学文知道不能跟媳妇儿再说下去了,不然不知道要被抓出啥来。

    “那咱们怎么请假?没有医院的证明,学校不会给假的”。

    “这个就不用你管了”

    赵雅芳坐在椅子上,见着妹妹进屋了,便笑着招招手,问道:“雅萍,城里好玩儿不?”

    “好玩儿”

    赵雅萍有些怕戴眼镜的姐夫,看着李学文凑到了大姐身边。

    赵雅芳则是把妹妹搂在了怀里,笑着问道:“那跟大姐在城里住好不好?”

    赵雅萍抬起头看了看大姐,随后犹豫着摇了摇头,道:“我得回去上学”。

    “要是在城里也能上学呢?”

    “可我想爸妈”

    赵雅芳看了看妹妹,笑着摸了摸妹妹的红头绳,道:“你雪姐给买的?”

    “嗯”

    赵雅萍点点头,回道:“红头绳好看,村里都没有”。

    许是在李家这些天有些拘谨,大姐回来了才舒服些,这会儿叽叽喳喳地说着城里的见闻。

    “学武刚才跟你说啥了?”

    刘茵刚才就见着大儿子和二儿子在门口嘀嘀咕咕的,还以为说的结婚的事儿呢,这会儿便进屋来问了。

    李学文早得了李学武的嘱咐了,这些话不能跟父亲母亲说的,所以便回道:“说结婚的事儿呢”。

    “让你帮忙了?”

    刘茵现在满脑子都是二儿子结婚的事儿,所以对李学武比较关注。

    “没,就是跟我聊聊”

    李学文解释了一句,便将书拿了起来。

    这一招儿他从小就会,只要他看书,母亲一定不会再跟他唠叨。

    赵雅芳知道李学文不能回答,不过这种遮掩也忒生硬了,接话儿道:“妈,我跟学文商量了,想请假在家养胎”。

    “真的?”

    刘茵自然希望大儿媳妇儿不要这么累,按照传统说法,这怀了孕不能累着。

    但只要教学,哪有不累的。

    可她心疼归心疼,现在年轻人都有想法,她是不好拦着的。

    却是不知怎么了,一向要强的儿媳妇儿主动开口休养了。

    “是学文要求的?”

    刘茵再问了一句,随后对着李学文两人说道:“月子还小呢,要是想给学生们上课别累着就行”。

    “不是,妈,是我主动休息的”

    赵雅芳站起身走到婆婆身边低声说道:“现在上课哪有不累的,我怕伤了孩子,所以想请假”。

    “好好”

    刘茵抓着赵雅芳的手笑着说道:“其实我也是担心的,能休假是最好的了”。

    “可是妈……”

    赵雅芳犹豫着说道:“这学校没有医院的检查证明是不给假的,您看是不是跟我爸说一下啊?”

    “我来说”

    刘茵很是自信地拍了拍赵雅芳的手,道:“他要是这点儿事儿都做不了,那还不真成了傻子了”。

    “不是的”

    见着婆婆这么说,赵雅芳先不好意思了,好像她逼着公公作假似的。

    刘茵倒是想的明白,安慰了几句赵雅芳,随后便去北屋跟老太太说去了。

    这事儿事关李家第一个三代娃,不由得不慎重。

    只要老太太同意了,那李顺即使有异议,那也得保留意见执行。

    晚饭刚吃完,刘茵几人便来了倒座房这边。

    先前李学武要做行李的事儿已经跟西琳她们说了,这会儿收拾了桌子,又擦了炕,开始量布和裁尺寸了。

    老太太抱着李姝,刘茵、赵雅芳婆媳两个,加上赵根家的,西琳、于丽和迪丽雅,一屋子都是女人。

    李学武拿了这么多棉花和布匹回来,不是光他自己的,还有傻柱央求他代买的。

    傻柱知道李学武有门路,哪里还舍得多花票,直接把钱给了李学武。

    因为被面儿还没买,所以今天也只是絮棉花。

    这女人多了,一人说一句,这屋里就没法儿待了。

    李学武根本就都没来这屋,在东屋吃完了饭便往后院去了。

    刚把窗帘拉上,父亲和大哥便进了屋。

    李学武猜到父亲为啥来了。

    “跟爸说了?”

    “没”

    李学文见二弟问自己,便摇了摇头,道:“是你嫂子跟妈说了想休假,妈和奶跟爸说了”。

    李学武得了大哥的解释,拿着暖瓶和茶叶过来,给父亲和大哥沏了茶。

    爷儿三个这种场面还是比较少的,父亲和大哥都不是爱说话的样子,李学武自己嘚不嘚也不大合适。

    等茶沏好了,李顺这才皱着眉头问道:“怎么想起让你嫂子休假了?”

    “嗯,是我说的”

    李学武点点头,弓着身子坐在沙发上,想了一下跟父亲和大哥说道:“听着点儿风,形势不大好”。

    “会闹到学校去?”

    李顺不是年轻人,也不是李学文不关心时事,他是听新闻的,知道上面有点儿事儿。

    但他没想着跟自己家里这些普通老百姓有啥关系,更想不到学校这样的教育机构能有啥关系。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恐怕是要受影响”。

    他没敢给父亲多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别拿这个时候的人当傻子。

    万一说过了,说多了,怕不是要惹祸。

    “上面就是在讨论文化的事情,哪里能躲得开学校去”

    李学武皱着眉头喝了口茶,随后继续说道:“再有,从清朝末期就看得出了,学生是最敏感的群体,更容易被左右思想”。

    李顺皱着眉头看着儿子,他不敢问下去了,怕儿子说多了再影响了儿子。

    李学文这会儿说道:“你嫂子正好借着怀孕休息,我上下班都骑车子,晚上回家来住”。

    “这样最好”

    李学武点点头,道:“注意在学校时的言辞,有些学生的思想很激进,也很矛盾化和情绪化”。

    说了一句,又看向大哥问道:“有没有想过换个单位,或者换个岗位”。

    “这么严重?”

    李学文想的是,如果闹的厉害,那媳妇儿的身体会受影响,比如乱的话。

    但他没想到一个人都不能留了,全离岗?

    李顺也是看出儿子的意思了,皱着眉头等着二儿子的解释。

    李学武不知道应该怎么跟两人说,斟酌了一下,道:“事态的发展谁都预料不及的,没有人算的准,我的建议是躲一躲,实在不行等时局明朗了再回教书岗位上也行嘛”。

    李学文犹豫了一下,道:“再等等吧,你嫂子休息了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不行的话再调岗”。

    “嗯,也行”

    李学武点了点头,他现在不担心这个,实在不行,让吴有庆把大哥发配去一监所指导印刷也可以。

    到时候有人想找事儿也可以,自己去一监所里找吧。

    李顺等李学文的事儿商量完,这才开口问道:“老三会不会受影响?”

    李学武抿着嘴想了想,摇了摇头,道:“说不准,都是学校”。

    李顺的眉头皱的有点儿深了,他对未知的危险很迷茫。

    不知道危险程度,时间长短,波及多广,这没法做防御啊。

    再有,儿子正在上学呢,他能怎么安排,今年下半年才是大二,现在才大一。

    “老三我会照顾的”

    李学武眯着眼睛想了想,说道:“先不要跟他说,到时候我来处理”。

    李顺不怀疑二儿子的能力,只是有些担心。

    “你呢?”

    李顺看着二儿子,道:“又是轧钢厂,又是分局,会不会受影响?”

    “呵呵,不知道”

    李学武苦笑了一下,摇头道:“我是您儿子,您还不知道我的能力,这些也都是朋友说的,咱们只能被动防御”。

    李顺看了看儿子,随后对着大儿子说道:“你回去看书吧,别太晚了,早点儿叫雅芳休息”。

    “知道了”

    李学文知道父亲和二弟还有话说,他有头脑也有能力为家里出力。

    但一个家族有一个大脑就行了,二弟无论是眼界或者是魄力,都远超于他。

    他也索性做个省心的,家里二弟说啥照做就行了。

    等李学文离开,李顺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儿子,随后叹了一口气,道:“要结婚了,该长大了,不能再惹祸了”。

    李学武瞪了瞪眼睛,瞬间明白父亲说的话是指什么了。

    “呵呵,我都二十了,咋可能惹祸”

    “……”

    李顺想动手打人,不是气李学武先前做的事儿,而是看不惯儿子现在说的话。

    李学武见父亲眯眼睛,干笑着又说道:“真没有”。

    李顺盯了儿子一会儿,道:“你就不能好好处个对象,结婚生子过日子?”

    “……”

    李学武想回答父亲来着,但是怕老头儿打人,所以没敢再犟嘴。

    他发自内心的说,他确实好好处对象了。

    跟林婷婷在一起的时候绝对没跟顾宁产生感情,跟顾宁决定处对象的时候已经分手了。

    他保证自己的感情是清白的,但他没法跟父亲解释。

    因为李顺不想听他的解释。

    “男人成年就得承担责任了”

    李顺语重深长地劝着儿子道:“你总要为自己,为家庭考虑的,你跟我说,跟顾宁结婚是不是愿意的?”

    “当然”

    李学武见父亲忍着情绪劝自己,也是认真地回道:“我是什么性格您是了解的,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没人逼着,我是想跟顾宁结婚的”。

    “那就好”

    李顺点点头,道:“你既然打算结婚,那就在结婚以前把事情处理好,总不能结婚以后还要让我跟你操心”。

    李学武苦笑了一下,点了点头,没有跟父亲解释什么。

    李顺也是把最近的心里话跟儿子说明白了,听不听在他了。

    站起身便出门去了。

    家里这二小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不管是他主动的,还是别人家的姑娘主动的,他都看不惯儿子吊儿郎当的模样。

    这要是在以前,准是浪荡子。

    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之家,容不得败家子的出现。

    要是真闹到最后,备不住他是要把老大和老三分出去,留他在身边的。

    都是自己儿子,只能哪个废材照顾哪个了。

    但好在当初的决定是对的,送了这小子出去,回来还有个人样儿了。

    背着手出了门,便瞧见中院儿易忠海媳妇儿扶着聋老太太往回走。

    “这是去吃饭了?”

    “李顺啊”

    聋老太太笑着招呼道:“双喜临门啊”。

    李顺笑着点点头,道:“您多走走,尤其是白天,别老跟屋里待着”。

    “明白了”

    聋老太太由着易忠海媳妇儿扶着,看着李顺过了月亮门,这才往自己屋里走。

    “就是这么个性子”

    “呵呵”

    一大妈知道老太太说的话是啥意思,笑着应道:“都说医者仁心,老话儿是有讲儿的”。

    “是呀”

    聋老太太腿脚儿一般,走的慢,路过李学武屋门口的时候笑着跟一大妈轻声说道:“也有暴跳如雷的时候”。

    一大妈笑了笑,她知道老太太说的是谁。

    李学武小时候淘冒烟被李顺追着满院儿打她可没少见着,现在想想,人是真不禁活,一晃李学武都要结婚了,她们都老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个世上最珍贵的便是时间了,可最常被忽视的也是时间。

    李学武坐在炕上看着窗帘缝隙透进来的光,直感觉还是上周呢。

    这日子咋过的,咋就这么快呢。

    上周日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这周日便又到了。

    可一想到明天就是周一,他又觉得周日时光太短暂了。

    “啥时候醒的?”

    于丽进屋的时候还怕李学武被吓着呢,可一开里屋门,差点给她吓着。

    这会儿李学武正围着大被靠坐在炕上,眼睛看着后窗户的方向出神。

    听见于丽的声音,李学武转过头,打了个哈欠,随后说道:“有一会儿了”。

    “昨天睡的早?”

    于丽见着李学武醒了,便也上了炕,开始叠被子。

    李学武则是叽咕叽咕眼睛,情绪不是很高地问道:“昨晚忙到几点啊?”

    “九点多”

    于丽一边忙活着一边回道:“刘婶儿说了,时间还有,慢慢干”。

    看了李学武一眼,不知道这人又咋地了,嘴里说道:“刘婶儿还说呢,今天上街给你买被面儿去”。

    “嗯,我妈说了”

    李学武将被子交了出去,拿了炕边于丽找来的衣服开始穿。

    于丽叠完被子便将后窗帘拉开了,还认真地瞅了瞅,想要看看刚才李学武在看啥。

    可后窗对着的便是西院墙,有个空儿,没啥可看的。

    “你咋地了?”

    在李学武洗脸刷牙的时候,于丽见着李学武又开始冲着镜子发呆,便问了一句。

    李学武扭过头,直勾勾地看着于丽问道:“今天是周日吧?为什么我要早起?”

    “呵呵呵~”

    于丽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嗔着瞪了李学武一眼,随后说道:“你问谁呢?可不是我吵醒你的”。

    李学武叹了一口气,继续刷起了牙。

    都起来了,难道还能躺回去?

    “今天要出去嘛?”

    “嗯”

    李学武应了一声,随后说道:“上午,下午,晚上”。

    “真不够你忙活的了”

    于丽随口说了一句,开始给李学武准备外套和出去的皮鞋。

    “这几天傻柱家盖房子,你这窗子就别开了,刮一屋的土”

    “知道了”

    李学武洗漱好走了出来,看着于丽拿着枪跟自己示意要不要带,便说道:“给我吧”。

    今天出门也是谈事情,倒是没啥危险,可他还是准备带着。

    这玩意儿能解决很多问题和麻烦。

    插在了枪套上,李学武接了外套便穿了。

    “先吃饭,吃了饭看会儿书再走”

    李学武虽然一直没去上课,可这一个月的书还是抽时间看的。

    同时也会完成韩师母给的作业,甭管能不能把这个大学上完吧。

    因为是周日,院儿里要比平时热闹的多,尤其是院里有事情的时候。

    傻柱家的房子扒了,但得清理建筑垃圾后才能继续盖房子。

    现在是春天,日头出来的早,工人来的也早,这会儿已经忙活上了。

    李学武路过的时候还见着院里人站在各自家里的门口看着热闹。

    这个时候的娱乐实在是匮乏,就连别人家盖房子都能看的有滋有味的。

    跟傻柱和老彪子边吃饭边聊了一会儿,等吃完大家各自忙活去了。

    李学武回后院看了一会书,这才开着车出了门。

    先是到了干妈家坐了坐,郑树森不在家,去了津门。

    李学武本来是想跟郑树森聊一聊的,但没赶上也就跟干妈说了说近况。

    王淑华是很欣慰能看到李学武的成长的。

    “这一年你确实长大了,一晃都要结婚娶媳妇儿了”

    “呵呵,跟您的帮助是离不开的”

    李学武故意玩笑着跟干妈打了个官腔儿,却是惹得干妈打了一下。

    “什么时候领证啊?”

    “应该就下周吧”

    李学武喝了口茶,随后解释道:“我的申请已经批下来了,她那边的正审我的已经做完了”。

    “那快”

    王淑华点了点头,打量了李学武一下,笑着道:“你丈人和丈母娘对你都满意极了吧?”

    “哪敢这么想”

    李学武笑着解释道:“我丈人在羊城,丈母娘对我的看法还行”。

    “想也是满意的”

    王淑华点头道:“上哪儿找这么标致的姑爷去,啥时候带顾宁来?”

    “下周吧”

    李学武有些歉意地解释道:“今天约了人,有事儿要谈,晚上要带她跟朋友一起看芭蕾舞剧”。

    “好不容易赶上个周日”

    王淑华很是理解地点点头,道:“等你们领证了带来家里吃个饭”。

    “我知道的”

    李学武笑着说道:“您可得准备好见面礼啊”。

    “还怕你妈小气了啊~”

    王淑华自然不会对李学武小气了,她是对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干儿子很满意的。

    淘孩子长大也有出息的,李学武小时候那么不省心,现在不也有了大出息了。

    她在心里也为李顺两口子高兴,那两口子说不定多开心呢。

    确实,李学武昨晚还跟父亲在“友好”的氛围下“开心”地聊了“很长”时间。

    从干妈家出来,李学武便北新桥福来茶馆去了。

    这地儿他熟的不能再熟了,小时候就见着过茶馆门口墩着两个大炉子,上面大铜壶一壶接着一壶地烧开水。

    其实就跟包子铺把蒸笼摆在门口是一个意思,都当广告用呢。

    为啥用铜壶不而用铁的?

    是因为早先茶馆对三六九等的人都服务,贩夫走卒也能来一碗大碗茶。

    这茶不是用茶叶泡开的,而是将茶叶碎放在壶里煮好了再给客人倒茶。

    这铁壶会跟茶叶起一种化学反应,具体是什么反应李学武不知道,但老话就是这么说,他就这么听。

    四九城的茶馆很多,都是早先留下来的。

    以前的闲人多,三教九流的,得空儿了都来茶馆里面泡着来。

    有带着扳指,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有走南闯北,满嘴客套的生意人,也有蹲在大门口得一口廉价茶水润嗓子的车夫。

    就像西方的咖啡店,大多不是为了喝茶才来坐的,是为了社交,也为了办事儿。

    茶馆有句戏文: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这是阿庆嫂跟刁德一说的,也是茶馆的意义所在。

    早先茶馆也是办公场所,有的官吏愿意一边喝茶一边处理下面的人报上来的事情。

    现在没有了,茶馆的意义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公私合营的茶馆成了工人和劳动者休闲娱乐的场所。

    打牌,抽烟,聊天,更像是传统的俱乐部。

    李学武进门的时候便见着伙计迎了上来,没有了早先的那句“大爷几位啊?”

    现在则是问:“同志您几位?”

    其实称呼嘛,改不改的无非就是个鞭子,你看见的就是有,看不见的便是没有。

    “跟朋友越好了”

    李学武笑着说道:“应该是一位姓黄的同志订的位置”。

    “学武,二楼!”

    还没等李学武跟伙计问完话,便听见头顶传来了黄干的喊声。

    其实这种热闹在茶馆里并不招人白眼,你要是去饭店不行,这么喊准有人骂你孙子。

    在茶馆就是要有这种市井气息,你不喊这店里也有闹的。

    就比如李学武现在看见的,一处原来应该是小戏台子的位置上放着一个大收音机。

    里面正在播放着京剧,咿咿呀呀的,听不大清楚,但并不妨碍众人喝茶聊天。

    大家也没有来这儿听戏的意思,无非就是怕气氛猛然安静下来,那太尴尬了。

    伙计已经知道了李学武要去哪桌,笑着领了李学武到了楼梯边儿,问好了李学武要什么茶,指了上楼的方向,便去准备了。

    李学武则是迈步上了楼梯,这处茶楼保留了很原始的味道,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似的。

    脚踩在楼梯上会有轻微的咯吱响,这是木头的声音,但并不吵闹。

    大厅里的人不少,一桌一桌地各自聊着,或是兴致勃勃,或是高谈阔论,或是呼朋唤友,或是激烈争论。

    人生百态都在这茶碗里升腾的热气中了。

    “学武快来,就等你了”

    黄干站在包厢门口,正对着上楼梯的李学武招手。

    李学武则是笑着说道:“你怎么找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6886/4342492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6886/4342492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