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257章 还这么白
    “叔叔!”

    “叔叔真的来了哇!”

    “我好想你啊~”

    付之栋早上醒来便跳下床,跑到昨天妈妈收拾好的房间来看。

    他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直到昨天他睡下的时候叔叔都没来。

    可他就是想来看看才安心,没想到叔叔真的在!

    三两步蹦蹦跳跳的蹿上了床铺,看着睡眼惺忪的叔叔,他实在是忍不住的欣喜。

    “你干啥?”

    李学武微笑着伸出手咯吱了他一下,逗着说道:“吵我睡觉是不是?”

    “没有~咯咯咯~”

    孩子的笑声总是带着童趣,天真自然,驱散了早晨的困意。

    “叔叔,你什么时候来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哇~”

    “昨晚呗~”

    李学武搓了搓自己的脸,斜靠在了枕头上,笑着问道:“你怎么不等我?”

    “妈妈说你不来了,就让我睡觉了”

    付之栋一边解释着,一边学着李学武,斜靠在了另一个枕头上。

    “可是我都等了你好久了,好久好久了,你都没来”。

    “那你为啥不去京城看我?”

    李学武轻而易举的就把孩子哄的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付之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京城实在是太远了,比去幼儿园都远,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是嘛~”

    李学武笑着又问道:“那你是想去幼儿园,还是想去京城?”

    “我……我也不太知道”

    付之栋想了想,说道:“那我不去京城,叔叔你来我家住好不好?”

    “我家这~~么大,都有你住的地方呢”

    “叔叔得上班啊”

    李学武笑着捏了捏他的小胳膊,这几个月倒是长的快。

    “是哦,你得上班呢”

    付之栋又有些颓败了,无奈地说道:“就像我得去幼儿园一样”。

    “没错”

    李学武点了点头,问道:“你在幼儿园有没有认识新的小朋友啊?”

    “有,有好多”

    付之栋认真地给李学武掰着手指头数道:“有张跃进,杨大庆,赵红旗……”

    “呵呵~”

    李学武听着这些具有年代特色的名字,轻笑着问道:“有没有叫燕妮的?会说外语的”。

    “会说外语的?”

    “燕妮?”

    “燕……”

    付之栋好像想起什么了似的,看着李学武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呜呜呜~燕妮~呜~”

    “哈哈哈哈哈~”

    “怎么了这是?”

    周亚梅上楼来叫两人吃饭,听见李学武房间里有动静便来了这边。

    一推开门便见着儿子坐在李学武床上大声哭着,而李学武则是无良地哈哈大笑着。

    “呜~~~”

    付之栋双手捂着眼睛,很是伤心地哭着,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了似的。

    周亚梅知道李学武不会欺负儿子,可也知道李学武的坏,准是他逗的。

    “告诉妈妈怎么了?为什么哭啊?”

    “呜~燕妮~”…

    付之栋转身看着母亲说道:“我想燕妮了~”

    “想了就哭啊?”

    周亚梅瞪了李学武一眼,终于知道儿子为啥哭了。

    一边劝着儿子,一边给他擦眼泪,还顺手掐了李学武一把。

    “楼下来客人了,洗漱下楼吧,早饭做好了”

    周亚梅抱起儿子就要往出走,还催促了李学武一声。

    付之栋被母亲抱着,一手抹着眼泪,一手指着李学武叫叔叔。

    周亚梅也是没辙了,拍了拍儿子气道:“他逗你哭的你还找他啊?他多坏啊,咱不跟他好了,啊”。

    “不的,叔叔不坏”

    付之栋嘴里呜呜地哭着,还倔强地否认着妈妈的话。

    “也不知道你给我儿子灌了什么迷魂药了”

    周亚梅又瞪了李学武一眼,看着他还在笑,便催道:“快点的吧,你今天不上班啊?”

    “真是的,大早上的没事儿逗孩子玩儿”

    她实在气不过,抱着儿子先下了楼。

    等李学武洗漱后下了楼,这才知道周亚梅口中的客人是谁。

    “东家”

    “学武”

    “这么早啊”

    李学武一边挽着袖子,一边笑着走到客厅打招呼道:“昨晚陪领导多喝了几杯,起晚了”。

    “我们也是踩着点儿来的”

    闻三儿比前段时间看着黑了很多,还是那么瘦,但并不单薄。

    显然有媳妇和没媳妇儿日子是不一样的。

    他身上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手纳的布鞋,显得特别精神。

    接了李学武递过来的香烟,客气道:“知道你第一天落地准忙,我们就没过来”。

    “这不嘛”

    闻三儿示意了张万河,笑着说道:“我们两个赶早儿来,就是想看看你有没有时间过去转转”。

    “下午吧”

    李学武看了看手上的时间,转头问向餐厅方向:“周姐,早饭好了吗?”

    “可以了”

    周亚梅的声音从餐厅那边传来,已然没了楼上的嗔怪。

    “走,咱们边吃边聊”

    李学武笑着对两人招呼一声,也没问他们吃没吃过,全当他们没吃早饭。

    两人就是来见李学武的,就算是吃过了,这会儿也得随着李学武的时间走。

    他有工作要忙,只能抽出早饭的时间跟他们说事情,得担待着。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在这边被留饭了,上一次还在这边喝过酒。

    周亚梅早饭做的很丰盛,四个小菜,主食是米粥和馒头。

    “三舅妈的身体怎么样?”

    李学武将粥碗递给闻三儿,关心了一句家里。

    “挺好的,在这边比在京城吃的好,也方便”

    闻三儿将手里的粥碗摆在面前,这是他当三舅的待遇。

    第二碗则是由李学武递给了张万河。

    张万河有些拘谨,打见面都没说几句话。

    李学武招呼他们动筷子,自己则是接了周亚梅递过来的粥,看了付之栋一眼,见他不哭了,还跟自己笑呢。…

    回了干儿子一个微笑,李学武抬起头看向闻三儿道:“该补充营养别亏着,但也别啥都给吃,顺其自然”。

    “知道我来钢城,我妈还叮嘱我跟你说这个”

    李学武冲着张万河笑了笑,又说道:“女人生产是过鬼门关,现在医疗技术发展了,但还是要谨慎”。

    张万河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明白了李学武的话,只是点了点头没说话。

    他说什么?他又不是娘们,也没生过孩子,怎么接这个话茬儿。

    一辈子刀口舔血的,还没听说哪个爷们嘴里不离生孩子这点事的。

    可在李学武这里,他得谨慎小心着,文化人嘴里说出来的话都带着钩子。

    你听他说的是女人生孩子,可能意思差到十万八千里去。

    但你要是想多了,转回身一看,他说的就是生孩子这点事。

    这叫不叫真本事他不敢说,但跟着李学武混,他就得学着,还得防备着。

    “她也惦记着京城那边呢”

    闻三儿笑了笑,说道:“昨儿我还跟她说,要不就让她回去得了,在家我也放心些”。

    “三舅妈那是不放心你的”

    李学武逗他问道:“小桃姑娘还联系吗?”

    “哪百辈子的事儿了~”

    闻三儿倒是不害臊,被李学武逗着也没说不好意思。

    付之栋紧挨着李学武坐着,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大人说话。

    这会儿见大人们笑,便也跟着笑,自以为是地点了大人们的笑点:“小桃~”

    “吃饭~”

    周亚梅不知道他们的事,可想来也不是啥好事。

    见儿子插话,便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闹。

    李学武没在意这个,看向张万河问道:“山上的情况怎么样?”

    “还凑合,指定比以前强”

    张万河点了点头,道:“家里娘们也不认识啥字儿,写信不会,就知道来人了捎带话儿,翻来覆去的就那些个”。

    “呵呵”

    李学武听着他的东北口音轻笑了一声,随后道:“那就常回家看看”。

    一边说着,一边将周亚梅扒给他的煮鸡蛋放到了付之栋的碗里。

    “他有呢~”

    周亚梅看了李学武一眼,又看了看笑嘻嘻地吃着鸡蛋的儿子。

    鸡蛋是昨天晚上李学武带来的,一箱子,她看着得有两百多个,金贵的很。

    “吃,吃鸡蛋长大个儿”

    李学武笑着对付之栋说了一句,最后看向张万河问道:“山上适合养鸡吗?”

    “您是说……?”

    张万河有些吃惊地抬起头,看着李学武,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不要胡思乱想”

    李学武故意开玩笑道:“我说的是能下蛋的鸡”。

    张万河:“……”

    谁说别的鸡了?!

    “别乱说,孩子在呢!”

    他们说别的周亚梅都不会理会,可若是影响了她儿子可不行。

    李学武也是看张万河有些放不开,故意逗了他一下。…

    这会儿见他愣在那,便认真说道:“我是听大勇和二春说的,山上条件苦了些,地不得种,总得找些营生不是”。

    说着话从盘子里拿了一个馒头递给对方,道:“光是靠男人外出奔生活,也齁累的慌,倒不如讨个巧的”。

    “东家您说”

    张万河双手接了李学武递过来的馒头,认真地说道:“我这都听您的”。

    “没那么严重,就是突然有这么个想法”

    李学武慢条斯理地讲到:“大勇跟我说,光是靠皮货和肉食,这就是指着老天吃饭”。

    “山上天凉,种不得什么粮食,三天总有两天是挨饿的”

    “你也不能走一辈子船,乡亲们也不能都出来走船,对吧?”

    示意对方夹菜吃菜,他就一边吃着,一边说着给山上谋福利的事。

    张万河听着,心里提溜着,可不敢落下一个字,怕那个字是要他命的。

    闻三儿耳朵里听着,嘴里吃着,和也寻思着李学武的话。

    说张万河就没说他?

    饭桌上只有李学武一个人说话,絮絮叨叨的,都是些发家致富小妙招。

    听着有点儿意思,实际操作确实很难,张万河没什么表示,闻三儿也不敢说话。

    临了,李学武问了张万河,山上的亲属有没有下山的意愿。

    张万河心里一紧,抬起头看向李学武说道:“这……生活几辈子了,都成山里的野人了,下来也不知道怎么活呢”。

    “那就留山上”

    李学武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示意两人继续吃,他则是又说道:“回头我问问我二叔,多给帮帮忙”。

    “吉城那边……?”

    闻三儿看了张万河一眼,见他不说话,自己便开口问了一句。

    李学武摆了摆手,道:“没事儿,随口一说”。

    “我吃好了~”

    付之栋人小,看不见餐桌上的风霜刀兵,吃完便跳下桌,跑去了客厅。

    闻三儿和张万河同时放下了手里的筷子,等着李学武说话。

    李学武却是笑了笑,说道:“上午有几个会,下午吃过午饭我会过去,到时候咱们再谈”。

    “掌柜的”

    他看向张万河,微笑着说道:“话说的多了些,但一片真心,见谅”。

    “哪里,是您仁义”

    张万河微微躬身,同闻三儿一起起身道别:“那我们就在码头候着您了”。

    “好,到时候见”

    李学武一副儒雅模样,起身送了他们两个出门。

    待两人回头看得时候,还能见着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的身影。

    直到看不见了,李学武才转回身走进了客厅。

    周亚梅明显发觉李学武的态度不对,眼瞅着他奔着电话去了。

    “帮我要长途,京城,东城区,交道口……”

    李学武要了电话便坐在沙发上等着了。

    周亚梅送了一杯茶过去,截住了从楼上下来要去找李学武的儿子。…

    “妈妈?”

    付之栋不知道母亲这是啥意思,为啥拦着他。

    周亚梅蹲下身子,给儿子整理了衣服,轻声说道:“叔叔要忙工作了,咱们不去打扰他好不好?”

    “在家也要工作?”

    付之栋不解地看了看客厅方向,明显有些为难。

    “让他来”

    这个时候李学武转过头面向了楼梯这边招了招手。

    付之栋本来有些暗淡的目光登时兴奋了起来。

    再看向母亲想要征求意见,满眼都是小星星。

    周亚梅无奈,提醒道:“不要大声吵闹,知道不?”

    “好”

    付之栋答应一声便跑去了李学武身边,小大人似的学着叔叔的样子挨着坐了。

    周亚梅看了一眼便往厨房去了,李学武的情绪变化不是针对她,而是刚才来的那两个人。

    刚才饭桌上她听着就有些不对,李学武的话明显多了一些。

    “嗯,是我”

    客厅里传来了李学武的声音,显然电话是要通了。

    “给彪子说一下,明天上午我在炼钢厂等着他”

    “就这样吧”

    李学武的话很简练,就这么几句,说完便挂了电话。

    “你今天要不要上学?”

    “……要,叔叔你呢?”

    付之栋坐在沙发上看着李学武,很想说今天不上学了,可又怕妈妈说,只好反问了一句。

    “也一样”李学武学着他无奈的模样叹了一口气,随后笑着说道:“那咱们晚上见?”

    “好!”

    付之栋很是开心地说道:“晚上还让妈妈做好吃的!”

    李学武笑着伸出了手掌,说道:“一言为定”。

    “驷马难追”

    付之栋倒是跟他妈在家学过很多文化知识了,还知道击掌的下一句呢。

    “走吧,该上学了”

    周亚梅从厨房里出来,摘下了围裙,对着付之栋说了一句。

    付之栋很懂事地跑过去门口背上了没几本书的小书包,跟李学武说再见后屁颠屁颠地出门上学去了。

    窗外还能传来童音:“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二年级的小辣椒……”

    ——

    “杨副厂长先说说工业生产基地的情况”

    由李怀德主持的炼钢厂工业生产扩大会议上,李学武点了炼钢厂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厂长杨叔兴的名。

    “无论是五金工业,汽车工业,甚至是涉及到保密要求的鍕工工业,都在这一块”

    李学武不愿意听他们的虚词套话,特意强调道:“先从这里开始说,捞干的讲”。

    杨叔兴看了董文学一眼,被李学武点名,他的压力有些大啊。

    这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有些摸不准脉。

    董文学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实事求是的说。

    杨叔兴看了看手里的稿件,直接翻了一篇,这才介绍道:“工业生产基地从立项开始,着重三个发展方向”。…

    “一是基础建设,我们跟钢城市里要了临近的一块地皮,按照规划方案设计施工”

    ……

    “二是工业建设,依托现有生产资源……”

    “三是职工队伍建设……”

    ……

    杨叔兴尽量捞干的讲,厚厚的一叠发言稿捞了干的没剩下多少。

    他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在发言过后又强调道:“我们炼钢厂人一不怕牺牲,二不怕奉献,不惧万难,不惧风险”。

    “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

    ……

    “你这个不行啊”

    李学武在杨叔兴发言过后便直接点了他说道:“安全生产同勇于奉献并不是一回事,牺牲跟成绩也没有必然联系”。

    杨叔兴脸色瞬间尴尬了起来,他没想到李学武会这么直接地在会议室反驳他的发言。

    可李学武是轧钢厂来的领导,他有意见也得听着。

    “你是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应该明白为啥我们要把安全放在了生产的前面”

    李学武严肃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对着大会议室内的众人讲道:“保障生产和创造成绩绝对不能以牺牲职工身体健康为条件来实现”。

    “更不能将牺牲健康和生命作为贡献和光荣来提倡,咱们不是资本家啊”。

    这话直接打在了某些人的脸上,让会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他们不知道为啥李学武一上来便对炼钢厂放炮,是不是轧钢厂对炼钢厂的班子不满意啊?

    “李副书记”

    杨叔兴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还是压着火气解释道:“咱们的工业底子薄弱,技术落后……”

    “那也不能用人命去填!”

    李学武直接否定道:“咱们是缺技术,缺时间,但贡献不是这么讲的”。

    “在工业技术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用人命和健康换取进步的案例,这是违背科学发展原理的”

    李学武点了点面前的桌子,道:“你们当干部的带头往前冲,去一线搞生产,那叫奉献”。

    “你坐在办公室里指挥着工人去牺牲,去拼命,这叫什么奉献!”

    就这一句话,让杨叔兴的脸瞬间红了起来,而其他干部的脸色也变的难堪了。

    把炼钢厂的干部单独拎出来打,他们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尤其是李学武手里拿着炼钢厂历年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统计数据,直接他们的洋洋得意扫了个一干二净。

    “干部要做好发展规划,要有目的地实施技术革新,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搞瞎猫碰死耗子式的打法!”

    “不懂的就去问,不会的就去学,问不到的就去请,学不到的就去交学费”

    “我们不怕费嘴皮子,我们也不怕花钱,在我这里,发展上不去,技术落后,那就是你当干部的责任”

    “你们要对发展负责,更要对生产一线的工人负责!”

    “我不管你是谁!”…

    李学武的话语越说越严厉,手指点着桌子,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

    “我也不管你做过多大的贡献,立下多大的功劳”

    “只要你负责的项目里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我就要追究你的安全管理责任!”

    李学武瞪着眼睛,手一拍桌子,指着众人道:“哪怕是你能造出飞机来,死了人,伤了人,也是不行的!”

    “安全生产永远是发展的红线,干部的高压线,也是干部提拔的一票否决条件”

    李学武看向在场的众人说道:“你们要拿成绩要求进步,我支持,我赞成,我也鼓励干部们多学、多想、多思考”。

    “但前提是你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爱厂爱职工,就像你爱惜荣誉一样,不能出现人为安全生产事故”。

    “同志们,在我和李主任的眼里,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同生产贡献一样重要”

    李学武语气和缓了一些,看着众人说道:“工人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工厂建设的螺丝钉”。

    “你忽视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说不定哪个时候这颗螺丝钉飞出来就要了你的命”。

    “李副书记,咳咳,我插一句啊”

    炼钢厂副厂长尹忠耀开口说道:“我们也是很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更珍惜和尊重工人的健康和生命”。

    “但是吧,物质条件限制了我们有更多的防护措施和生产安全保障”

    尹忠耀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其他人说道:“这是当前我们,也是所有工业企业都在面临的安全管理难题”。

    “确实是这样的”

    杨叔兴鼻子里使劲喘了几股气,冷着脸说道:“在我们面前是一道选择题,要安全还是要生产”。

    “是啊~”

    组织副书记梅厚生看向李学武说道:“财政拨款主要用于生产和建设上了,在安全防护阶段我们还走在路上”。

    “那要走多久?”

    李学武皱眉问道:“要牺牲多少人来走完这条路?”

    “是你去牺牲还是你们去牺牲?”

    李学武看向三人,点着桌面问道:“你们讲的这些客观条件成立吗?”

    “讲资金投入,轧钢厂没有设立安全生产专项管理资金吗?”

    “要不要我给财务处打电话,让他们查一查这本账?看看这笔钱到底拨付了没有!”

    李学武在接手安全管理后就一直在推进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投入和使用。

    财务处在筹算资金预算的时候也是就这个问题跟李学武讨论和沟通了很多遍。

    在其他问题上李学武还能谈,但是在安全管理上,他一向是严肃的态度。

    这件事后来被送到了景玉农的手里,是她亲自签的文件,安排财务处给筹备的专项资金。

    正因为她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对李学武的支持,也才让李学武对她保留了可以沟通合作的基础。…

    这笔资金虽然不是很多,但李学武一直在督促和推进各厂区生产车间的使用。

    钱不能挂在账上,那不叫安全,用在工人身上才叫安全。

    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轧钢厂的安全事故逐月的在降低。

    尤其是双预案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并且实施以后,轧钢厂至今还没有因为生产事故死过人。

    一万多人的生产区,这个时候的生产管理条件,保证不死人就是重大成绩了。

    李学武在这项工作上投入的精力甚至比保卫科都要多。

    稽查科的人像是泰迪一样谁谁都敢干,消防科的人像是平头哥一样谁谁都敢封,仗着的就是他的支持。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6886/5800885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6886/5800885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