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玄幻魔法 > 道断修罗 > 第三百四十章 盛世大唐,临湖殿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送走了大周皇朝,送走了大隋帝国,迎来了盛世大唐。

    仲夏之日的风已经十分炎热,就像那些坐在酒楼里听着小曲的商人官宦一样,在家里难以安生,于是纷纷到酒楼里寻乐子。

    离大唐皇宫玄武门不远处,街边的酒楼里响起悠悠的琴曲。

    雅兴好的客人正捧着一杯美酒,听着悠扬的琴曲,聊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有人私下窃窃私语,妄议皇上当年打天下时,曾允诺登基之后封秦王为太子,后又因秦王居功至伟,心惧之下改封大皇子。

    又有人议论秦王平定盘洛阳的王世充后,皇上让心爱的贵妃等人到洛阳挑选隋朝宫女和宫中的珍宝。

    贵妃等人私下向秦五索要宝物并为自己的亲戚求官,谁知秦王一口回绝。

    因此妃嫔们纷纷记恨在心,回到皇城后在皇上面前参了秦王一本……

    眼下不过是仲夏,长安皇城便已经有了几许秋风中的肃杀之气。

    二楼临街的窗边,静静地坐着一老一小。

    老人一身青衫,脸上是慈祥温和的神色。

    少年一身白衣胜雪,其质地为九天之上的天蚕丝所织,脚穿一双薄靴也不是大唐所产。元宝小说

    两人面前一壶灵酒,几碟小菜。

    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酒楼里悠悠丝竹之声,在乎于商人官宦嘴里不经意聊出来的一些隐秘。

    少年鲜衣怒马,却是刚刚从燃烧了一道涅槃之火,渡劫之后的李修元。

    正如他自己预料的那样,便是佛门涅槃之后,也如当初的凤凰涅槃一般,让他回到了十二岁的光景。

    在四十七号中独自见证了三个皇朝兴衰的老掌柜洪元海,终于等到小主人的归来。

    看着面前不动神情的李修元叹了一口气。

    笑道:“只怕当年离开的两个小姑娘,甚至淑子和小虎,都想不到小主人又回到了少年时代的模样。”

    回过神来的李修元看着他苦笑道:“你以为我想这样,倘若我爹娘和妹妹,甚至妹妹的孩子见到我这模样,肯定要骂我是妖怪。”

    老人摇摇头,笑道:“当年我在落荒世界遇到你的时候,好像也不过是少年时光,这是你的机缘,别人求不来的。”

    说起洪荒世界,李修元忍不住苦笑道:“那可是一段不敢去回想的往事,也不知道我要何时,才能回到玄武大陆了。”

    雪山上有老和尚和梅山女圣,还有通天河边的不离和尚和宇文琉璃也应该悟了吧?

    竹峰上的师尊纳兰若玉跟山下的老师孟神通可好,师尊是否已经闻到圣人之道?

    那个成天跟着平安身后的小灵儿呢?王强有没有娶到竹峰的师妹?

    老人看着他沉思的模样,赶紧说道:“你去过的地方我没有去过,想想应该十分精彩吧?”

    李修元淡淡地回道:“那个地方啊?其实还有许多地方我也没有去过。”

    来自玉龙雪山的邀请,他还没有来得及赴约,便已经离开了玄武大陆。

    轻叹一声,思绪回到当下,李修元看着老人笑了笑:“我记得你并不喜欢热闹,今日怎么想着出来喝酒了?”

    跟别人不同的是,李修元不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老人叹了一口气,这些年在酒肆中闲来无事,把李修元当年留下的书统统都读了几遍不止。

    终于知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例如今日将要发生的一幕。

    只是看了一眼,便让来自洪荒世界的老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太可怕了。

    只是,眼下的李修元刚刚渡完涅槃之劫,脑子里还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跟轰隆隆的劫雷,心思还没有转到大唐帝国。

    “什么日子,难不成大唐帝国又要变天不成?”

    便是没有完全清醒过来,李修元也知道这大唐的盛世还没有开始,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又换了皇帝。

    老人这回没有说话,而是传音入耳跟他说了起来。

    原来是大唐秦王奉旨讨平窦建德,战胜回师之时,才发现前朝隋炀帝的妹妹已经被其弟李元吉娶走。

    而秦王一直暗中跟杨氏相好,闻言不禁恼怒,

    心道在我前方拼命,你们却在皇城抢我的女人,于是便撕破了脸,一口咬定太子建成,弟弟元吉和皇上的宠妃张氏有一染。

    太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从高祖登基后便开始把持朝政,和权臣搞好关系。

    又给四弟元吉一番许诺,关键时刻,确保其弟站在自己这边,宫里宫外都是太子的人。

    之前,太子考虑到二弟秦王能领军打仗,一直隐忍。

    现如今,眼见天下太平,是时候解决皇宫里的隐患了。

    于是,他向高祖皇帝上书由四弟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以此来夺取秦王手里的军权。

    细细地介绍了一会,桌上的酒菜已经残。

    李修元叫来伙计撤走饭菜,换上了一壶清茶,因为他要跟老人在此见证历史性的一刻。

    炉火轻轻地燃烧,水壶在冒着轻烟,李修元心里却暗自感慨不已。

    为了争夺皇帝身下的那张椅子,为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女人,为了成为一方主宰,眼见就要上演兄弟相残的一幕。

    此时此刻,他想起到当年五域皇朝的二皇子。

    那个在南疆战事最残酷的一刻,自封为皇,然后断了前线十几万大军粮草的家伙,那个为了皇位,不惜引北海大军入侵的家伙。

    那个最后死在了自己剑下的家伙……想想,自己又是何苦?

    说大了是为了五域皇朝百姓有一个安定的生活,说小了是为了他跟大皇子在南疆杀敌,两人惺惺相惜,关系更为亲密一些而已。

    想到这里,李修元忍不住苦笑道:“看完今日的风云之争,往后再不管这一潭污水将要流向何处。”

    老人没料到李修元会这样说,只好呵呵一笑道:“你来此走上一回,不就是为了见证大唐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吗?”

    李修元伸手煮茶,回道:“也不尽然。”

    老人望向皇宫的方向,忍不住说道:“看,起风了。”

    ……

    是日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太子建成收到高祖皇帝宠妃张妃的密函,告知宫里恐有生变。

    太子大惊之下,即召其弟李元吉过府商议,一番决断之后,两人决定入宫参问皇帝。

    于是兄弟二人同行,自玄武门入宫,去见两人的父皇高祖。

    两人带着数十个护卫,入宫之后便往太极宫中临湖殿而去。

    在太子看来,只要兄弟两人捉住了秦王,便可控制住皇宫,接下来就应该清算秦王手下的党羽了。

    玄武门外,他埋伏的手下都在等着他们从宫中带来动手的消息,包括他今日请来的黑衣杀手都等着他,等待着他的命令。

    只是他不知道,身为秦王也在等着宫中传来消息,也在等着太子殿下的动静。

    两方人马都盼着今日能一战成功,一旦事败,双方都面临着被对手清洗的下场。

    这是一场没有宣战的厮杀。

    两人一路往前,李元吉也没有闲着,他冷冷地打量临湖殿外的一切。

    指着大湖上的漂浮行走的船说道:“哥哥,父皇应该去游湖了,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是不是被人摆了一道?”

    太子建成心头一颤,暗中运转了周身的真气。

    跟弟弟元吉点了点头。

    领路的太监是秦王派出的内线,闻言之下大惊失色,若是事情败露,他也逃不过太子的追杀。

    于是笼在袖子里的手一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7055/368962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7055/368962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