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寡人以为
    王翦!

    在昭襄先王岁月,便是入军中效力,而后更是战功累累,不断晋升,更是在武安君白起坐下停留过一段时日。

    邯郸之战后,秦国大军不出,转为防守,文信候吕不韦重用蒙骜与桓齮、王翦等人,尤其是年岁尚轻的王翦。

    此人…很不错。

    比起当年的武安君,军略攻伐上或许有些不足,但…权谋纵横还是更盛武安君许多的,果然当年武安君有王翦这般的谋略。

    也不至于那般结局。

    然…无论如何,数十年的时间,当初那位秦国柱石、秦国名将,也已经须发灰白,神容苍老了,话音都有些无力。

    秦王政感慨万千,看着宫人将一展温热的老秦酒送过去,给予一礼。

    “多谢大王。”

    王翦当即从案后起身,挣扎着行至殿中,对着上首的大王深深一礼。

    “无须如此,上将军多礼也。”

    “却是寡人考虑不周,老将军年岁如此,饮刚才之酒水,或有伤身体,这盏乃是温润之老秦酒。”

    秦王政练练摆手,低语缓缓一笑。

    “老臣脾胃有损,得此温润老秦人的酒水,正中心意,岂能不谢过王恩?”

    王翦又是深深一礼,身披黑色重甲,举手投足之间,略有一丝丝艰难,言语之论,不由得令章台宫殿内升腾些许笑语。

    “唉。”

    武将群列,目下已然是少上造的王贲观此,不自觉的有几分难看。

    秦国庙堂风习本就不若山东诸国那般礼仪周到详细,显得略微粗犷一些,君王与臣下彼此饮酒、同食也不为罕见。

    若是一些普通军将受大王如此恩德,或许会有此举,然父亲可是历经数代秦国先王的上将军,焉得如此?

    以父亲目下之功劳,更为大庶长,秦廷之内,除却武真侯以外,父亲爵位堪为至高,诚如此,且有如此之态。

    实在是…有几分滑稽之感,身为人子,颇为难受。

    周清自顾自的在旁侧案后饮酒,观眼前种种,不由哑然一笑,王翦此刻…莫不是就想要功成身退?

    身为大庶长,身为上将军,章台宫殿内,有此为,的确不错。

    王翦,的确较之当年武安君更胜一筹。

    随即,伴随着上将军王翦饮酒归位,整个章台宫殿内,再次陷入先前的寂静。

    “李信有话。”

    忽而,一位银甲将军踏步出案。

    “哦,说说。”

    秦王政立于上首,闻此,一双丹凤之谋为之大亮,颇为欣喜的看向李信。

    “齐楚两国,皆为大国。”

    “虽均为大国,又有所不同,楚国地广人众,齐国地狭人寡。”

    “论士卒战力,楚国多年有战,且有老将项燕为上柱国,近年来一直在练兵,堪为勇武,而齐国已经近四十年没有战事。”

    “再加上齐国多年来繁华偏安,人多怯战,故而,齐楚之论,孰先孰后,已然明矣。”

    身为当年在咸阳宫当过卫尉之人,熟读兵法,且勇猛善战,数年来…随大军东出,功勋不断,然…终究少了一场可以证明自己的战争。

    上将军王翦与少将军王贲,父子二人灭四国。

    春秋以来,罕见多矣。

    大王绝对不可能启用他们,故而…此时不争,更待何时,只消攻灭齐楚两国中,任何一国,则荣耀而落。

    殿中深深一礼,说道口中之言。

    “哈哈,李信将军明说孰先孰后?”

    旁侧的辛胜为之无奈,说了半天,最后的结论还没有出来。

    “凡是难易有分,东出以来,先易后难,而今更为如此。”

    “李信敢情我王先下齐国!”

    银甲将军李信不由一笑,再次一礼。

    而后,归于自己的座案,目下还只是论政,并非最后的决断。

    李信之后,殿中一时之间,仍是无人出言。

    秦王政踱步上首,视线落在文武群臣身上,最后落在武将群体,观李信身侧的王贲此刻皱眉不语,似是略有所思。

    微微一笑。

    “少将军此刻专注谋思,当有所得?”

    “以为李信此语如何?”

    直接点名道。

    “李信将军之论,王贲大体认同,然若灭国先易后难,则略有不妥。”

    王贲连忙起身,立于案后,拱手一礼。

    “嗯?”

    “王贲将军以为不妥?”

    旁侧李信眉头一挑。

    “非也。”

    “东出灭国以来,自韩国开始,是为先易后难,可随后赵国、魏国、燕国三国,难易如何?赵国最为艰难,燕国次之,魏国最易。”

    “可大秦之兵锋却先行攻灭赵国,其后才是魏国和燕国,若是按照难易之论,则当先行攻魏,诚如此,目下诸夏局势不可说?”

    王贲对着李信笑语看去,而后看向上首大王,说道自己所思所想,最后的决断,自己做不了主,可论战兵事,自己还是可以做主的。

    “如此?”

    “王贲将军之意,是要先行攻伐楚国?”

    李信眉目仍旧紧皱。

    “先行攻难,略易者,或许不为大患,其实诸国只剩其一,则其国…可能不战而降。”

    王贲迟疑熟悉,而后对着李信微微一笑。

    “先行攻难,岂非攻楚?”

    “说简言不更为之妙?”

    此次,李信尚未出言,旁侧的辛胜便又是一语。

    “哈哈哈!”

    不自觉的,殿中升腾起些许笑意,更有些许杂乱之音。

    “哈哈哈,李信有语,王贲有语。”

    “两位上将军看来是不愿先行而论,如此,蒙恬,你觉如何?”

    秦王政亦是一笑,于李信、王贲之论,并未论断,视线一转,从蒙武、王翦二人身上移开,落在蒙恬的身上。

    “蒙恬之见同王贲将军略有相仿。”

    “山东诸国,大秦灭国有四,先行攻灭强楚,则齐国确实有可能不战而下,纵然抵抗,也不为大用。”

    “然,齐楚却还有一丝不同,率先攻楚,则需要提防齐国暗中援助楚国,依稀记得当年五国伐齐之时,虽有齐国田单抵御燕军六年之战。”

    “仅仅依靠即墨二城,焉有其后大业,不外楚国支援之力未有断绝,此为楚国于齐国之大恩,是故,秦国攻楚,齐国必有救援。”

    “齐国虽弱,国力不可小觑。”

    蒙恬身披重甲,从案后起身,向上拱手道。

    “蒙恬将军之意,则更当率先攻齐!”

    “先行攻楚,齐国有暗中救援之可能,先行攻齐,则楚国不可能与之援救,数十年来,诸国合纵伐秦。”

    “唯有齐国置身事外,楚国春申君之时,更是想要同齐国断绝邦交,楚人对齐国之胆怯轻视许久。”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925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925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