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浮屠入秦
    “方块文字!”

    “化曲为直,方正规矩,一字一块。”

    “迥异于太史籀文,削弱象形,表意强化,取了程邈之书的部分精妙,更可为楷模。”

    李斯也已经踏步行进,近距离一观武真侯落在纸张上的文字。

    这些文字非太史籀文。

    自己仍可以一眼认出来,出自于道家的《道德》真经。

    相对于太史籀文的浑圆体态,多了一丝方正规矩,字体有了棱角,也有了一丝大气。

    如同一个人身上穿戴齐整,也如同一栋房屋齐整建造,却有那般感觉。

    这个字还能够这样写!

    如程邈所言,当得大彩!

    “此字…大彩!”

    太史令胡毋敬、车府令赵高等亦是近前观摩。

    除却武真侯的彻侯之尊,平心而论,将太史籀文变换成这般形体,的确上佳,看得出…武真侯早有所谋。

    而且,观上善若水这些字,尽皆华美。

    浑圆字态?

    方块文字?

    既有推陈出新之感。

    也符合大王对文字的要求。

    也不失美观。

    武真侯这种文字完全可行。

    诸人近前,尽皆观摩切磋,数息之后,尽皆拜服。

    “哈哈,你等无需这般夸赞,本侯顺手而为,只是觉得这般写的确好,字体之中,既有棱角,也有浑圆,阴阳容纳,可为大道。”

    “这些字可于你等参照,不一定非要按照本侯这些文字的体态。”

    虽知晓这些人话语间有些恭维,可…自己所落得这般文字,的确有定成制式文字的资格。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

    “武真侯这副字,可为我等文字改制之源。”

    “就留在学宫这里吧。”

    身为学宫大祭酒,又是廷尉,李斯将那张纸拿在手中,细细一观,武真侯写的简单,真正细论,其实已经有既定的规则在里面。

    有极大的参照。

    不出意外,接下来文字改制就要围绕方块文字进行了。

    此般也好。

    这种文字,李斯以为很妥当。

    有了参照,文字改制的进度也可以加快,大王也会满意,终究此事是武真侯率领他们做下的。

    “嗯。”

    这副字留在学宫,自然没有什么。

    周清颔首以对,便是前往自修之厅其它区域,查看各个区域负责的事情进度,尽早一天完成,也是所有人的功劳。

    晴空大日当头,盛夏时日,整个关中大地为之热浪滚滚,由着水石铺就的要道,行走上面,更添三分灼热。

    要道好是好!

    就是有点烫脚,这是老秦人对于水石要道在盛夏唯一的一点不满之处。

    可现在…老秦人觉得好像自己的脚似乎也不烫了,因为相对于此刻出现在眼眸深处的那些赤足光头之人,自己脚上好歹还有鞋子。

    那些人赤足行走在滚热的水石要道上,仿若没有任何感觉,尤其身上的穿着也和老秦人不一样。

    暗红色的长袍落在身上,左祍而下,外显小麦色一般的右臂,手里或是拿着一串串圆形的珠子,或者拿着一件件奇特的三棱之物。

    身后虽有车马,未有驾驭者,唯有牵引者。

    头顶也没有半点发丝,而且细细观之,那些人绝对不是老秦人,也非中原人,十有八九是外邦人。

    外邦人?

    咸阳这里的外邦人老秦人见了不少,如眼前这二三十位赤足光头的外邦人这般还真是少见。

    不知不觉,水石要道两旁,往来的老秦人直接为那些人让出一条道,咸阳南城的入口广场上,更是汇聚数百的老秦人。

    道道目光落在那些赤足光头的人身上,不知道那些外邦人想要做些什么,大热天的,赤足走在要道上,也不怕烫脚?

    就这个功夫!

    老秦人服了!

    “这些外邦人真奇怪,真不怕烫脚?”

    一位老秦人敬佩着,因为自己就做不到在水石要道上光脚走路,就算穿着鞋子,时间长了,也会感觉到水石的热量。

    而这些外邦人恍若无感。

    “以前在咸阳没有见过他们?”

    有一位老秦人翻滚脑海中的记忆,肯定的说着,自己在咸阳城居住了二十多年,山东诸国的那些大王都见过很多。

    这些红袍赤足光头的绝对没有见过。

    “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商贾?”

    又一人狐疑道,外邦人前来咸阳,基本上都是行商的,贩卖关中没有的特殊之物,牟取巨利。

    “不像商贾。”

    “真要是商贾的话,谁会这般赤足走在要道上。”

    旁边一人直接反驳着。

    商贾之人谋利,很会享受的,别说赤足走在要道上,这般热的天,根本就只可能待在马车内睡觉呢。

    “是某个西域小国的使臣?”

    “这段时间,从河西两郡前来的小国使臣不少,可…也没有像这样的?”

    又有人猜测着。

    大秦扫灭山东六国,一统诸夏,老秦人为之欢喜,名声传荡,四周四夷小国纷纷臣服。

    纷纷派出使臣前往咸阳,如行人署,以为拜见大王。

    他们也都听说了,那些小国得实力着实不强,国内之民数万、十多万,国内之兵一千人、数千人。手机\端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实在是小!

    实在是弱!

    真不知道天地间还有这样的小国?

    放在诸夏间,早就被攻灭了。

    然则,无论围观看热闹的老秦人如何言语,都丝毫影响不了这二十多位赤足光头的行进路线,都影响不了这些红袍人的神容仪态。

    直至,这些人在咸阳南城前的入口停下!

    因为欲要入城,需要明示照身贴!

    “大人,这里便是东震旦之地眼下最为强大的城池咸阳。”

    “果然恢宏,果然无量,更甚名王所居波咤厘!”

    “我等迈过大河,一路东进,所见之民何止百万,这还仅仅是诸夏一隅,果然整个诸夏皆闻世尊之道。”

    “何等盛事!”

    “佛国无量,光明无量,智慧广大无量!”

    赤足光头,眉心略有凸起一个红色的肉球,肉球如婴儿手指节大小,双手合十,语落佛语。

    不是当年焰灵姬所见的浮屠障月又是谁?

    观面前巨大城池,不尽的赞叹流转。

    孔雀佛国内,护法名王阿育王居住在波咤厘,那里的地位等同于秦国咸阳,惜哉,不得不承认,咸阳之城扩散的气韵远超波咤厘。

    “秦国!”

    “秦王!”

    “咸阳!”

    “这位东震旦之地伟大的君王已经做出同护法名王一般的伟岸之事,大军征讨,无一敌手,诸夏之地,尽在其手。”

    “这等君王…是有大智慧、大勇敢、大胸怀的。

    行走在队伍正前方,一位神容年岁略有衰败的老者双手合十,颔首一礼,自己陪伴护法名王多年,清楚知晓这等人物的不凡。

    而今,护法名王远去,孔雀佛国堪忧,世尊之言佛光普照东震旦之地,护法名王也有言希冀世尊之道普及寰宇。

    诸夏…就是他们的目的。

    希望这等君王允许他们传道。

    “大人,在觐见秦王之前,是否要一见他的臣子。”

    “那位国府的相邦,根据秦国的规矩,他是咸阳这里地位和尊贵仅次于秦王的。”

    “果然他可以相助我们,传法世尊之道就有相当大的可能!”

    障月看向队伍前方的室利房大人,他是孔雀佛国的智者,也是护法名王的受戒之师。

    值得他们尊重、礼遇。

    自己先行在诸夏行走,对于秦国有些了解,欲要令秦王同意传播世尊之道,秦王自然是做出决策的人。

    然而,果然咸阳这里有人替他们说话,那就更好了。

    那位国府的相邦,地位尊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便是国尉尉缭子、廷尉李斯等。

    至于…咸阳的武真侯!

    此人出身于诸夏之地的道家天宗,和浮屠之道迥异,又和罗户尊者交过手,并不太合适。

    虽然有传此人的身份地位也是极高!

    “不!”

    “我们直接前往请见这位伟大的君主。”

    “如在护法名王身旁一般,那是一位智慧的人,若然知晓世尊道理精妙,当以为传道。”

    室利房苍老枯皱的面上,未有意动,摇摇头,并不认可此意。

    直接求见秦王是最好的选择。

    “这…,若然咸阳的武真侯、蒙武将军等人反对,当如何?”

    浮屠障月迟疑。

    自己从不怀疑世尊的道理在岁月长河中得到称颂和赞美,所为自己不让世尊失望,希望这件事自己等人可以做到。

    没有咸阳之内的要人助力,欲要传播世尊之道,很艰难。

    “唯有以君王之令行之,方不有损世尊之道。”

    队伍行列中,传道一道宏大禅音。

    “南无世尊!”

    “南无世尊!”

    一语出,二十多位浮屠之人,尽皆双手合十一礼。

    百十个呼吸之后。

    “你们是什么人?”

    咸阳南城城门前,守城小吏正在盘问这群红袍的赤足光头之人,看上去很奇异的存在,肯定需要询问一番。

    留下记录。

    “我等是从万里之外的孔雀之国前来,带着我等的诚意和世尊的道理,欲要请见尊贵的秦王!”

    室利房在前,深深一礼。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976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976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