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韩非之道
    “刚成君蔡泽?”

    周清抬首看向房门处,灵觉闪烁,的确是刚成君蔡泽,不远处还有几人,应是学宫的博士之人。

    “相请!”

    没有迟疑,便是一语落下。

    刚成君蔡泽历经四朝,从昭襄先王,到孝文先王,到庄襄先王,到皇兄,数十年都在秦国。

    虽说功劳不甚显赫,可资历上还是相当深厚的。

    尽管大秦之内,对于资历这个东西看得不多,终究刚成君也是高爵之身,放下手中毫笔,落于笔架上,自案后起身。

    雪儿已然起身准备烹茶,至于晓梦,恍若未闻,仍旧跪坐在窗前的榻上,捧着一卷书,细细看着,浑身上下散发清静之气。

    “见过郡侯!”

    数息之后,阅览偏厅之内,须发皆白的刚成君蔡泽常服着身,深深一礼,入秦数十年,已然垂垂老矣。

    然…浑身上下,精气神还是相当充沛的。

    一双苍老之眸,不为浑浊,只是神容上,略有有些属于岁月的斑驳痕迹,观面前年轻至极的郡侯,心中不自觉生出感慨。

    礼仪未失!

    武真郡侯!

    始皇帝陛下异母弟。

    少幼入咸阳,功勋卓著,得封武真君,而后侯爵,而后郡侯,论身份地位,堪为大秦庙朝第一人。

    自己与之相比,不若远矣。

    纵为当年的应候,也是不及。

    “哈哈哈,刚成君无需多礼。”

    “坐!”

    “雪儿,取…岭南云雾香茶!”

    周清近前,双手将其搀扶,引领旁侧的木案后,而后,看向雪儿,这段日子一直在这里办公,府邸的许多东西也都在。

    “是。”

    雪儿轻轻笑道。

    “听学宫之人所语,郡侯对于文字改制已经有成,在下也有一观,方块文字,笔画规矩工整,既有象形之意,更有表意之能。”

    “书录于纸张上,更为美观许多。”

    “堪为诸夏风华大事,在下多年来身处学宫,于有感触颇深。”

    蔡泽入座,亦是笑道。

    自己可是中央学宫第一任大祭酒,对于学宫的感情不必说,学宫内的许多规章制度都是自己那个时候落实、传下来的。

    当然,是以面前郡侯所语所言为范本。

    毕竟,中央学宫同稷下学宫差异甚大,更别提比起中央学宫还要紧要许多的护国学宫。

    中央学宫算得上如今诸夏间传承诸夏风华最全的所在,能够与之相比的,想来只有儒家的小圣贤庄。

    毕竟,小圣贤庄作为儒家的核心根基之地,已经耗费儒家近百年之功,中央学宫在某些方面还比不上。

    可…有举国之力在后,小圣贤庄不足为虑。

    传承诸夏风华,明悟诸夏风华之道,也了解对于陛下来说,书同文的重要必行,在某些人看来是将诸国风华礼仪湮灭。

    实则,更是新生。

    “果然诸夏之人都能够如刚成君这般所想,则…天下就安稳了。”

    “文字改制初成,快的话,下一年初就可以通行诸夏了。”

    周清颔首。

    文字归一。

    对于三代以来诸夏诸般风华盛行并举的盛况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

    然而,更为助力。

    风华的传承,欲要长存不灭,唯有将种子落于诸夏万民之中,果然风华各异,晦涩难懂,那本身就有湮灭的危险。

    大秦自典章律例下达以来,规定每岁十月为一岁之首,现在快到下一年了。

    说着,一侧的雪儿已然将茶水端了上来。

    “尝尝这种毫叶。”

    “这是本侯当年离开南郡之时,传信于赵佗,让他攻伐岭南之时,顺便收集一些诸夏罕见的毫叶。”

    “这便是在南越地找寻的一种云雾茶,表面看起来同其它毫叶相似,可热水冲泡,数息之后,便是一缕缕云雾自生。”

    “盘桓于茶面之上久久不散,且清香雅致,本侯很喜欢。”

    接过碧玉茶盏,观手中云雾升腾,醇香弥漫,置于嘴边,更是香气缭绕于浑身上下,周清边说着,直接轻呷一口。

    虽说喝了不少次,周清还是喜欢这个滋味。

    “郡侯所喜之茶,自然不俗。”

    “赵佗也是有心之人,听闻如今年岁不到二十,已然堪为卿士之爵,将来必成大秦军中柱石。”

    蔡泽亦是接过茶水,轻嗅之。

    颔首不已。

    的确是一种新茶,轻吹了一口气,将热气拂过,抿了一口,香气流转于唇齿,回味绵长。

    至于郡侯所说的赵佗之人,也是知道。

    一天下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赵佗爵封十二等爵位左更!

    在所有赐封的爵位中,似乎不显,可赵佗才多大?

    而且赵佗背后是谁?

    更别说,待赵佗攻伐岭南功成,爵位还会大大提升,期时起码也是一个少上造高爵。

    在熬一熬资历,军中已然鲜有位列之人了。

    “那孩子,本侯一直很喜欢,他也配得上本侯的欣赏。”

    周清又是笑道。

    赵佗!

    历经芊红、国尉府邸的培养,再加上自己的提携,再加上多年来的历练,已然有成,在经过岭南磨砺。

    可得大用。

    “刚成君前来一见本侯,当有要事。”

    “但说无妨。”

    一番闲聊,周清将手中茶盏落在案上,看向面前的刚成君蔡泽。

    有句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

    若说是为了文字改制的事情,以刚成君在中央学宫的地位,根本无需前来见自己,那些学宫博士都办的好好的。

    如此,只可能是其它的事情了。

    还是不简单的事情。

    “哈哈,郡侯果然明锐。”

    “既然郡侯这般说了,在下还真有一事要同郡侯商榷。”

    蔡泽亦是朗朗大笑,其实这件事…自己也不想要寻找郡侯的,却是一些人所求,自己不得不前来一趟。

    都是以前的故交好友,还有一些是喜欢的学员。

    “封国诸侯?”

    “郡县一体?”

    周清直接道。

    “这…,郡侯果然非寻常人。”

    “正是此事。”

    “不知郡侯对于封国诸侯、郡县一体如何看待?”

    刚成君蔡泽闻此,挺直腰干,深深一礼。

    的确是为了郡侯所言的这八个字。

    封国诸侯!

    郡县一体!

    看似只是两种不同的制式,实则牵连甚多。

    影响甚大!

    “刚成君如何看待?”

    就算不用神通,周清也能够猜得出蔡泽此行来历,能够劳动其人寻找自己,关联的事情唯有一桩。

    询问自己的看法。

    自己的看法?

    自己好像没有什么看法!

    “郡侯。”

    “老夫以为王绾所语,不无道理。”

    既然来了,那么,有些事情就不必藏着掖着了,此处偏厅,也无外人,那两名女子都是郡侯的随身之人。

    之所以前来找寻郡侯,乃是因为郡侯身份的独特性。

    论身份地位,郡侯堪为庙朝第一人。

    论血脉,更是陛下异母弟。

    无论如何,郡侯当不会反对封国诸侯。

    果然陛下施为封国诸侯,则以郡侯之能,绝对可以传承一处诸侯国,绵延后嗣,乃是极大的荣耀。

    没有人会不动心。

    郡侯虽为天宗高人,然入秦多年,就算不为自己,也当为子嗣后代所谋,郡侯可以不在乎封国诸侯。

    后人呢?

    那可是封国诸侯!

    不是其它的赏赐。

    此外,陛下对于郡侯极为看重,果然郡侯出言,定然有极大的分量,再加上王绾之力,区区李斯不足为虑。

    何况,王绾又不是反对郡县一体,只是建言将燕地、辽东、齐鲁、南楚、江南等偏远之地给予封国诸侯。

    并不有损大秦之力。

    郡侯自开国大朝会以来,便是鲜少言语,可谁都不能够忽视郡侯之言。

    王绾以为这是一个机会。

    蔡泽也觉得是一个机会。

    “大朝会上,相邦同廷尉相争,本侯亦是知晓其言。”

    “二人所语都有些道理。”

    “且…本侯相信相邦没有私心,陛下也知道这一点。”

    “封国诸侯,郡县一体,涉及不小。”

    “刚成君想要知道本侯所想,那么,本侯也可以明确道出,对于本侯而言,两者都可。”

    “本侯位列郡侯,五代不斩,五代之后,降为彻侯!”

    “这已然是极大的荣耀。”

    “对本侯来讲,是否封国诸侯,并无差别,就算封国诸侯,将来本侯也会建言陛下,在诸国对诸地统辖稳定之后,会与之推恩。”

    “将一个个封国诸侯分而化之,权柄收拢。”

    “至于郡县一体,只是面对的难题稍大一些,不过,再大的难题,又能够大过大秦东出攻灭诸国?”

    “是故,是否决断封国诸侯、郡县一体,在陛下手中,并不在本侯这里。”

    周清给予明确的答复。

    刚成君来意,自己一开始就知道,想要让自己在皇兄面前建言,倾向于封国诸侯,其实那也是自己一开始所想。

    先行设立封国诸侯,以封国强大之力,镇压那些偏远之地的复辟。

    数十年后,复辟之力微弱,在着手将那些封国诸侯一一整治,推恩令下,封国自弱,在辅以郡县一体。

    燕地、齐鲁、南楚…那些先前难以整治的地方,也就会全部纳入咸阳管辖,这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也是最和缓之策。

    岁月长河中,果然大秦有此策,也不至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980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980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