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一切纯属意外,如果雷同,纯属巧合
    《大鱼》的事情李易其实已经基本上不需要再去做什么了。

    口碑发酵之后,自然有很多自来水。

    不过,李易依然闲不下来,没办法,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不允许啊。

    哪怕谢绝了很多邀请,可是总有一些是无法拒绝的。

    比如华国编剧协会,电影家协会等联合各大高校举办的“华国青年电影编剧扶持计划”!

    李易这个当红炸子鸡自然也不可能被忘记。

    而这一次,扶持计划搞的声势浩大,可以说两岸三地的一线编剧都在受邀之列,而且还请了华影几天的赵光明和李易的导师李占山做说客。

    李易自然不好拒绝。

    其实他了解之后,倒是不排斥参加这个计划,他反感的是那些形式主义,如果可以真正地做一些实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而这一次,也比较有意思,青年编剧扶持计划,有很多个单元,其中有一个单元是比较有意思的,那就是,邀请李易他们这些华国金牌编剧,来给青年编剧们的剧本当“编剧医生”!

    李易接受邀请之后,那边也第一时间给李易发送过来了经过了多轮筛选之后的剧本。

    这些剧本,来自两岸三地的青年编剧,有些还是在校大学生。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或许有人觉得,一个好导演,可以把一个烂俗的故事拍成经典,可是这就意味着剧本不重要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真正的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拍成经典的人又有几个?

    顺便去问问那些个导演,哪一个导演不是更喜欢好剧本?

    而实际上,华语影坛一直都存在着剧本荒的说法,无他,因为国内的编剧,可以说存在感和地位真的比导演差太多了,不要说是导演了,就是比之那些知名的演员来,也在各方面都差的很多。

    这不止是国内,其实好莱坞也同样如此。

    好莱坞编剧大罢工不是一次两次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编剧的地位和收入都差太多了。

    可是编剧作为电影的上游的一环节,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

    李易虽然在导演上的身份更加有名,但是谁也不可忽略他在编剧上的水准,毕竟,李易拿最佳编剧可是拿了不比导演奖少。

    李易之所以感兴趣,也是想看看,这些个青年编剧们的创意是否新鲜,或者也不无想要从中寻找灵感的想法。

    这些来自两岸三地的青年编剧,他们的剧本能经过多轮的筛选,落到李易的面前,本身就说明,这些剧本至少是相对比较优秀的。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比较有趣的剧本?”慕晴端着咖啡走到李易的边上,把咖啡递给李易,好奇地问道。

    “还没看呢,一起看看?”李易笑着道。

    “好啊!”慕晴在李易的身边坐下来,一起看了起来。

    其实李易本身经过这么多年的经典电影的剧本故事的熏陶,虽然他在编剧方面其实本身并没有那么的出类拔萃,但是见多了,自然而然地也就熟络了,无他唯手熟尔!

    当然,尽管这些剧本,都是经过筛选,才落到李易的手里,可是毕竟是青年编剧,虽然一些想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故事相对还是稚嫩了不少。

    而也有比较有意思的,其中有一个剧本,倒是的确让李易记忆起一部片子来。

    怎么说呢?

    那部片子,在口碑上评分不算高,但是创意却足够新颖。

    或者说有种剑走偏锋的即视感。

    而不知道是不是偶然,触发李易的金手指的这个剧本,编剧居然也是来自港大的一名青年编剧。

    他的故事,其实和李易记忆起来的电影,并没有那么高的相似度。

    他的剧本的名字就让李易不免摇头《骗保》!

    视角是从一个保险调查员切入,可以说这在港岛电影这一块,绝对算的上是新颖了。

    因为纵观那么多港片如要提供惊悚悬疑,十有八九离不开犯罪。而要锁定犯罪,角色身份就只能局限于警察和罪犯两个行当。

    所以他能够从保险调查员这个角度切入,的确算的上是一点创新了。

    当然了,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故事创意还算不错,保险调查员在调查一宗意外死亡保单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这个案子有着太多太多的巧合了。

    这让他产生了怀疑,于是展开调查,结果却从过去的几个意外保单的案子里面发现了相似点或者说共同点。

    这些人的死亡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可是却同样的充满了巧合。

    于是他开始深入调查,他通过投保人的身份,社会背景等等,去调查可惜的是,那些人似乎看起来没有任何的关联。

    就在他毫无头绪的时候,在路上差点遇到了车祸,如果不是因为刚好想起来有个事情要去办,走路快了几步,怕是直接就嘎了。

    原本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似乎霉运缠身,路过一栋大厦的时候,楼上一个空调突然坠落,如非是因为他见到地上有垃圾停下来去捡,那个空调就会直接砸到他的头上。

    而结果,报警之后,警方的调查却认为这是个意外。

    后面还有一连串的意外,让他也开始怀疑起来,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调查,引起了幕后黑手的报复?

    之后的日子,似乎风平浪静。

    好像之前那些事情的确只是因为他霉运缠身。

    但是作为保险调查员,他却不相信真的有那么巧。

    特别是这些巧合还发生在他自己的身上。

    一直到他接到一个保险推销电话,询问他是否有购买保险的想法的时候,他悚然一惊。

    因为他想起了自己身上也有一份高额的意外保险!

    可是他的保险受益人是自己的妻子,他和妻子结婚多年,虽然没有孩子,但是也算恩爱,他不相信妻子会因为这份保险而做出那种事情来。

    但是出于职业病,他心里已经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所以,他开始跟踪妻子,可是连续好几天的跟踪,都没有发现任何反常的地方。

    妻子表现的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他苦笑,以为自己是职业病犯了,对任何事情总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但是却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同事告诉他,是他压力太大了,建议他去放松放松。

    可是当他开车回家,路上却直接被一辆卡车撞碎了。

    他的确没有怀疑错,他的确是被人做了,而幕后主导这一切的,就是他的妻子。

    然而他的妻子并不知道,他刚刚退掉了那份巨额意外保险。

    也就是说,他死了,他的妻子根本拿不到钱。

    结果剧本的最后一幕是,他的妻子也因为意外死在了家里。

    故事结束。

    怎么说呢?

    这个故事,的确有点创意,但是整体上来说,剧情还是很薄弱。

    关键是,对那个所谓的幕后团伙,制造这一切意外的团队,并没有深入。

    虽然结局有些戏剧性,但是如果这部电影拍出来,八成要扑街。

    创意对电影来说,重要吗?

    重要也不重要!

    一个好的创意,也是要为故事服务的!

    而李易想起来的那部电影,当然不是什么经典之作,的确也有其局限性。

    但是相比之下,却要比这个剧本来的精彩不少,因为李易想起来的这部片子,里面侧重的是在制造意外的过程。

    “这个故事创意挺好的,就是感觉没抓住重点!”慕晴也看完了这个剧本,抬起头来说道。

    李易点了点头道:“其实已经不错了,这种剧本拍出来,成本不会太高,当然,故事的确薄弱了一点。”

    “刚才看你有些走神,怎么?有想法了?”作为枕边人,慕晴对李易肯定是最了解的。

    特别是对李易的一些习惯,她是非常熟悉的。

    李易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觉得,制造意外杀人的那些人,他们如果生活之中,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他们会怎么想?是单纯的意外?还是人为的?”

    慕晴被李易的这个问题也给问住了。

    是啊,意外既然是制造出来的,那么制造意外的人,如果遇到了意外呢?

    那到底是意外,还是认为?

    这个话题就很有意思了。

    其实李易记忆起来的电影片名叫《意外》!

    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创意的确不错,拍出来的质感也不错,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

    通常来说,特定风格下的题材创新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就需要在角色刻画上多做文章。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9667/615279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9667/615279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