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沉沙 > 三百四十八第章 三弄惊嗟
    嘉安六年八月二十,诸将班师回京,卫琰于太极殿上召见百官,自寿阳至北伐的一众功臣皆各有封赏擢升。

    因坐镇调度及平定海寇之功,朝廷拜慕容临为征西大将军、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册封南郡公,而统领淮南战局的卫景辉亦是徙封会稽王,增邑数千户。卫琰本有擢升苏敬则之意,只是中书省中监令俱在,便转而册之为遂安县侯,又加金紫光禄大夫之衔。

    又因白懿行辞谢封赏自请移镇蜀中,各州将领便也有了另一番调动——慕容临为暂避锋芒,交还徐州兵权移镇荆州,与荆州刺史桓佑共掌西藩军事;荀峤自玄朔军中分出,引亲兵转入徐州为州牧,而谢长缨擢为龙骧将军,仍领南兖州军事;卫景辉以宗室功臣之故领扬州军事,由豫州刺史陈却行江州牧职权。

    朝会过后便是君臣尽欢、共飨盛宴,席间钟磬和鸣、飞觞醉月,及至夜近三更之时,方才渐渐散去。

    群臣一去,偌大的台城便重又归于一片肃穆的沉寂,殿宇间的风声与宫人宿卫的脚步皆被萦回嵯峨的飞阁流丹悄然吞没,唯有极远处钟鼓楼上的钟声悠悠地弥散,到此留下一声寥廓浑厚的余音。

    卫琰立在太极殿的复道之中默然地远眺了片刻,却只是挥手摒退了自宫道中銮驾车舆旁迎上的宫人,转而信步向西堂走去。

    待行近西堂时,卫琰果真望见堂前有一人立于内侍之侧,似是略显窘迫地等待着什么。他思忖片刻后,便仍是从容不迫地缓步上前,笑道:“看来朕猜得不错,江公子果真会来此求见。”

    江怀沙讶异地循声抬了抬眼,又旋即恭敬地垂眸行礼:“……请陛下恕臣冒昧之罪。”

    “呵……何时辞谢官职,也可算得上是‘罪’了?”

    “……陛下明察。卫尉寺统领武库、金吾卫,又掌仪仗帐幕,臣自认无力胜任其中官职。”

    “朕可并未强求,你方才应当也听得出。”卫琰了然地笑了一声,却是侧身循着复道,向西面的神兽门走去,“江公子若有意辞官,随时便可成行。不过朕的建议是,若别处并无要事,不妨再等上数月。”

    江怀沙会意,立即垂眸趋步随行跟上:“陛下的意思是……”

    “待白将军在蜀中将一应事务安置妥当,江公子再动身西行时,不也能从容许多么?”这番话自然并非真意,只是卫琰也并不十分在意江怀沙是否看破,他略微顿了片刻,便转而问道,“依江公子所见,今日宫宴如何?比之洛都又如何?”

    江怀沙一时拿不准他的用意,唯有选择最为中庸的答复:“群贤毕至,丝竹盈耳,自是颇为盛大。至于洛都……臣那时可够不上列席其中。”

    卫琰复又笑道:“江公子心不在朝堂,说话却颇有那些朝臣的风范。”

    此刻二人与随行的数名侍卫已穿过了神兽门,宽阔的宫道旁,门下省与武库的官署静默伫立,在夜色之中如墨色的巨人,正悄然俯瞰着宫道中的行人与灯火。

    江怀沙料得卫琰并不喜欢这样的答复,一时却也并未辩解,只是恭敬地道了一声知罪,暗暗忖度着他此行的目的。

    卫琰却亦是径自笑着说了下去:“群贤虽至,可惜皆作愚者之戏,交锋筹谋俱在席外。他们逢迎得无趣,朕看他们逢迎,也是无趣。不过在江公子这样的局外人眼中,或许这也正是有趣之处?”

    江怀沙不免心下腹诽,明白卫琰这分明应是在试探自己对今日朝中各方的态度。于是在片刻的斟酌过后,他便索性转守为攻,道:“陛下是想让臣说实话?可惜实话总是不能如人愿。”

    “但说无妨。左右江公子腹诽的也是他们,与朕有什么关系?”

    江怀沙仍是免不了噎了噎,而后颇为诚恳地答道:“其实臣并无这样的闲心,只会期盼这场宴会早些结束罢了。”

    卫琰忍俊不禁,却也分明是领会到了他的言下之意:“江公子的回答还真是出人意料。朕倒是觉得,如今朝中皆是无趣之人,倘若又这样放你去了蜀中,日后岂非更为无趣?”

    江怀沙心下微微一动,隐约察觉到了几分不寻常:“陛下如此三令五申,臣若是再推拒,恐怕也是大不敬了。只是臣虽与遂安侯、顾御史同出于南泠,却属实并无那等治世之才,陛下或许会失望。”

    卫琰抬眸,眺望着夜色与灯火中华林苑的山与水:“身在高处,即便无从左右,亦可在风声草木之间,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江公子既然仍有想要回护之人,不妨还是仔细考虑一番。”

    “……是。”江怀沙思及如今的兵权调动与近来朝中的传言,良久也唯有轻轻一叹,又道,“若是如此,陛下于此飘风骤雨之间,倒仍是颇有兴致。”

    卫琰不置可否:“过了天渊池便是清暑殿了,转道吧,去连玉堂。”

    “是。”江怀沙也不问更多,只是随着他的脚步转道而去。

    “太极殿中的大雅之乐虽是肃穆浑厚,却终归缺了几分生气。朕闲时常来此处,请太乐署奏时兴之曲。”卫琰若无其事地笑了笑,好似方才关乎朝局的寥寥数语皆非他所言,“听闻遂安侯在书院时便长于音律,却不知江公子如何?”

    江怀沙笑了笑,心下已不觉再次揣度起了对方的用意:“或许……略知一二吧。”

    卫琰于是在琴台前驻了足,笑问:“不知江公子喜欢近来的哪一支曲子?”

    江怀沙思虑既定,轻叹一声,抬手取过了一支玉笛:“夜色已深,太乐署想必早已散值。陛下若是不弃,臣便权且献丑了。”

    “好。”

    江怀沙得了他的应允,便横了玉笛缓缓吹响,笛声便如这秋夜月色之下的天渊池水一般,轻细幽寒地流淌而出,如烟如雾地于连玉堂中弥散。卫琰凝眸听了片刻,忽而淡淡地笑了起来。他以指尖轻轻敲了敲琴台,和着笛声悠悠道出了这一支曲子的唱词:“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江公子是在为谁而不平呢?”

    江怀沙放下玉笛,叹息道:“臣方才说,只会盼着这一场宴会早日落幕,眼下的回答,也是如旧。”

    “是么……”卫琰的笑意略微淡去了几分,却也并未流露出丝毫不悦,只是若有所思地侧目抬眸,望向景阳山之上的一轮弦月,“江公子的意思,朕明白了。呵……不必担忧,今夜之事,江公子只当是同辈之间的闲话吧。”

    “……是,今夜之事臣定然不会多言。”江怀沙愣了片刻,随即也释然似的笑了笑,行礼道,“夜色已深,臣若是在华林苑中再逗留下去,恐怕也惹人猜疑。”

    “也是。”卫琰颔首,转身唤来了随行的侍卫,“送江公子回府吧。”

    江怀沙亦是恭敬地行礼告退,仍旧随侍卫循着来时的宫道离开了华林苑。

    而卫琰挥手摒退了余下的侍卫,径自举步行至连玉堂外的廊下,再次凭阑仰望着中天之上的孤月。

    月色溶溶,水光粼粼,风声簌簌地穿过湖畔竹林,撩起了不远处芳香堂中的帘幔。

    枕月剪灭了堂中灯檠上的最后一点烛光,幽幽地叹了一声,转身走向了轩室深处。

    ——

    数日后,朝廷遣内侍赐下锦缎珍奇,又命中书省草拟大赦诏令,并令秣陵城中三日金吾不禁。于是京畿之地行客往来骈阗于市,待入夜时,楼台轩榭次第挑起灯火,片片地碎在秦淮河荡漾的碧波之中,宛若万千星子一瞬摇落人间。

    卫陵阳倚着雉堞,极目远眺宫墙外的街市巷陌:“这几日的秣陵倒是比以往新岁佳节时还要热闹许多,只可惜下一次再入台城,不知该是何时了。”

    卫琰闻声侧目,笑道:“堂姐若仍想留在秣陵,也并非难事。”

    卫陵阳笑着摇了摇头:“不过随口一言。南郡公移防荆州,临海长公主却留在秣陵台城,这落在朝臣与百姓眼中,可不成体统。即便不论体统,也难免令有心人怀疑,陛下是否与南郡公有了什么嫌隙。”

    卫琰默然片刻,方才笑答:“呵……我也不过是戏言。但有一句话却做不得假——堂姐若是有意,随时便可回到台城。”

    卫陵阳凝眸侧目,好似已然洞悉他心中的所思所想,再柔声开口应答之时,言辞之间便也添了几分渺远的怀想之意:“早在当年洛都倾覆时我便明白,高处不胜寒,其间朝生暮死、身不由己之处,更不足为他人所道。那时我唯有仓皇南渡保全性命,到得如今,总算能够略尽绵薄之力。此去荆州,无论是那里的局势还是君渊的动向,我都会继续替你留心。”

    卫琰似是想到了什么,神色的确有一瞬的沉凝:“……劳堂姐费心。如今朝局改易,的确是不似往日一般易于应对了。说实话,前几日朝会上的调度已算是尽我所能。”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557/6569610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557/6569610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