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话说三国演义 > 第四十一章讲 太史慈为母报恩,刘玄德义救徐州
    书接上章讲,糜竺献计跑到北海郡,向北海郡太守孔融求救徐州,求救不成,孔融反被要人救,北海孔融告急。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曹操为父报仇,乃是为孝子,也是借父仇报私怨,冠冕堂皇地抢地盘。北海郡被黄巾军围困是公元193年。从184年到193年,十年间地方流民武装一直持续不断,就可知道当时朝廷在地方上的治理能力有多差,这都是天灾人祸的所致。

    黄巾管亥派兵把北海郡城四面围住,孔融心中郁闷。糜竺这时也是心急如焚,心想这下可好,来求人救急,人却也像徐州一样要人救急。

    第二天,孔融登上城楼,远望城楼外的贼军,其势庞大,士兵犹如饿狼猛虎向城池攻来,前仆后继,越看越心烦。他突然看到城外有一个人,手持长枪跃马杀入贼军阵地,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喊“开门”。

    可是孔融不认识这位英雄好汉,担心他是来赚开城门的,不敢给他开门。贼众追到壕沟边,那人无奈又转身跃马挺枪连挑十多人下马,其他贼众见那人英勇无敌,纷纷后退不敢靠近。

    孔融在楼上观察了一番,确认真假后,马上下来打开城门,让那人入城。那人骑马进城,士兵迅速关闭城门,他下马抛开手中兵器,径直跑到城楼上拜见孔融。

    融有点感动地说:“多谢壮士在楼下厮杀贼军!敢知壮士尊姓大名?”

    那壮士回答孔融说:“我是东莱黄县人,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

    孔融好奇地问:“我与壮士素不相识,如何只身不顾生死?”

    太史慈回顾说:“使君虽然不认识我,却特别照顾我的老母,特来报恩。”

    融五岁,能让梨。这个融就是这里的孔融。

    孔融听的一头雾水,不过内心还是激动与感动,感动太史慈知恩图报。

    太史慈又说:“我昨日从辽东回家探亲,听说黄巾头目管亥带几万兵马向北海郡城杀去,想必城池告急。我见到老母后,老母跟我说‘我们家多次受到太守大人您的抚恤赞助,你应该去救援’,我所以单枪匹马而来。”

    孔融听之大喜。孔融虽然没有与太史慈见过面,但是知道他是一位知恩图报的英雄。得知他经常出远门,他的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孔融经常派人给他老母送粮和布匹。慈母感激太守大人爱民如子,特地叫太史慈前来相助。

    孔融越看越喜欢太史慈,于是亲手给他赠送衣甲、鞍马等许多财物。太史慈感动地跪地说:“某向太守大人借精兵一千,出城挑战贼军,为使君分忧。”

    孔融靠前扶起太史慈说:“壮士虽然英勇无敌,可是贼军势力强大,且壮士有老母在家要赡养,不可轻易涉险。”

    太史慈又跪地说:“老母感君厚德,特叫我来救使君,如果不能替使君分忧解愁,我是没有脸面回家见老母大人的。愿为使君与贼军决一死战。”

    孔融听之为之动容,马上又扶起太史慈说:“壮士高义,孔某感激不尽。但贼军势大,得有外援相助,然后内外夹击方有取胜的可能!你可帮我去请外援?”

    太史慈豪迈地说:“我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孔融说:“我听说刘玄德是当世英雄,若请他来相助,北海郡被围的困境自然无忧。”

    太史慈很直爽地说:“我素闻刘玄德威名,愿使君修书一封,我立即快马加鞭去平原找刘玄德。”

    孔融大喜,便当即修书一封,折叠好递给太史慈。太史慈身披战甲,腰带弓箭,手持铁枪,饱食一餐,跃马扬鞭出城。

    在城楼上,孔融命令无数个弓弩手准备。城门打开,太史慈英勇杀出,城楼上箭如雨下给太史慈压阵突围。

    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出去请救兵的,便亲自引数百骑兵来追赶太史慈,从四面八方把太史慈围住。太史慈面无惧色,怒怒吼着挺枪跃马迎战,越战越勇,所到之处手起枪落,无人能挡,又张弓搭箭,多箭齐发,无不应玄落马。管亥见其如此英勇无敌,也不敢靠近,只好让其突围而去。

    太史慈突围而出,没日没夜地赶到平原,拜见了刘备。施礼罢,把北海孔融被围并求助书信呈给刘备看。

    刘备看后,也是一脸懵逼。在十八路诸侯反董时,他是见过孔融,但是并没有见过他手下有这么一个少年将军。刘备便礼貌地问:“足下何人?”

    “我是太史慈,东海的老百姓,与孔融虽然不是兄弟或亲戚,又不是同乡,但是我与太守大人志趣情谊相投,有共同分忧和共患难的志向。现在黄巾贼首管亥暴虐,北海被围,有城破民亡的危险。素闻使君仁义有加,又是汉室宗亲,常能救人于危急,故冒味前来向使君您求援。”

    刘备欠身回敬地说:“孔融其人,我略知一二,乃一儒将,素知他爱民如子,我与他昔日有战友之情,今又有他亲手书信,我身为汉室宗亲,当往救之。”

    太史慈拜谢。刘备立即吩咐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千急往北海救援。

    刘备三兄弟领着三千精兵来救北海郡,一路上悄无声息秋毫无犯,不日即到。贼军头目闻知平原相刘玄德来见孔融,亲自引兵一万迎战,剩下兵马继续围城。

    两军阵前对垒,刘备身先士卒,与关羽、张飞、太史慈全身披挂立马阵前,管亥愤怒地朝刘备说:“朝廷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我等流民经过此地,不过想借太守大人一点粮食填饱肚子,与尔何干?”

    刘备好心劝说:“朝廷自有公论,尔等不该聚众滋事,以乱纲常。”

    管亥心想,他妈的狗急还跳墙呢,人饿了得要命啊!就不管什么,直接拍马出来向刘备杀来。这时太史慈想跃马出战管亥,不料关羽反应快,与管亥同时出马,二人交战在两军阵前中央空旷的地方。

    两马厮杀缠斗,两军将士呐喊助威。二人交战数回合不分胜负,数十回合后,管亥落入下风,力不从心,青龙偃月刀只管要了贼军性命,管亥不敌被劈于马下。

    管亥战死阵前,贼军阵营人人自危,瞬时之间,贼军呼喊声渐停,个个都有惊慌失色,诚如惊弓之鸟。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双枪并举,杀入贼阵,刘备乘势挥军掩杀。

    北海城中探马报知孔融说:“太史慈不负众望,平原相刘玄德于城外二十里地处与管亥贼军交战,管亥被关羽斩杀,正挥军掩杀向城中方救援。”

    孔融得知援兵到,喜出望外,站在城楼上看见灰尘四起,围城的贼兵还不知头目身亡,还在不断攻城。

    孔融说:“传我命令,大开城门,随我出城应敌。”

    孔融金盔铁甲、全身披挂、身先士卒,一时士气高昂如潮水般向城内杀出。

    贼军突然惊慌失措,孔融杀出城外望见太史慈与关羽、张飞赶杀贼众,他们势如虎狼驱羊群,无人抵挡得住。城外城内两下夹攻,大败群贼,死伤无数,投降者亦不计其数,也有少部分人溃散不知所踪。

    孔融迎接刘备入城,互相施礼过,大摆宴席款待庆贺。又引糜竺来见刘备,糜竺跪地向刘备哭泣说:“张闿杀曹操父亲曹嵩及一家众人,今曹操纵兵侵犯,围困徐州,特来求救。”把陶谦好心接待曹操父亲等一家人,并派兵护送至兖州,无奈路上张闿与部将见财起意,谋财害命~~

    刘备赶紧扶起糜竺说:“掏恭祖是个仁得的君子,没想到会遭此祸难。”

    孔融大义凛然地站出来说:“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仗兵强马壮欺负人,要不和我一起去救援徐州?”

    刘备面露难色地说:“我不是要推辞,怎奈兵微将寡,恐怕难以撼动曹操大军。”

    孔融又说:“我之所以要救援徐州,不单是为了情谊,更是为了大义,玄德比我更讲大义,我想不会袖手旁观?”

    刘备被孔融说到心坎里去了,也不好意思拒绝,内心吸了一口气说:“既然文举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我刘备再拒绝,那也就徒有虚名了。不过我要先到同窗好友公孙瓒那里去借三五千人马,一同前往,我随后就到。”

    孔融担心刘备放他大话吹牛逼,不好意地说:“公切勿失言。”

    刘备也耐心地解释道:“你以为我刘备像那种失言之人吗?”

    孔融这才放心下来,各自领兵取道前往徐州。这时孔融告诉糜竺说:“子仲先回徐州禀报陶恭祖,务必死守城池,我与刘玄德等不日即到。定叫他曹操退兵几百里。”

    太史慈任务已完成,于是向孔融拜谢告辞说:“慈奉母之命前来相助明公,今天贼兵已败北海无忧。扬州刺史刘繇与我是同郡好友,他现在有书信邀请我去他那里发展,已经答应了他,现在不得不去,还请见谅,以后有缘再见。”

    孔融知太史慈单枪匹马救北海,只是为了替母报恩,并没有意思要来投靠他,只能赏赐他一些盘缠路上使用。太史慈心想是来报恩的,母命难违,怎敢接受太守大人的财物,以为我是贪财之人。

    太史慈执意不受,孔融只好放他走。太史慈回到家,把北海郡解围之事尽告其母,其母高兴地说:“我儿去哪里,做人都要懂得感恩,讲忠义。”与母一番交谈之后,便告辞前往扬州。

    刘备离开北海来到北平见公孙瓒,说了要救徐州之事。无事不登三宝殿,公孙瓒大概也知道刘备这次来想干什么,也知道刘备兄弟三人曾几次救他于水火,看来他这次是要找我帮忙什么了。

    公孙瓒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耐心地劝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5299/6905764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5299/6905764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