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沉沙 > 三百一十九第章 剑河风急
    嘉安五年七月二十七,洛涧东岸。

    “寿阳业已失陷,陈将军在退守硖石山后便几乎不曾传出过消息,末将猜测,是被敌军截断了向西的通路。此外,斥候探得目前寿阳是由昭国扶风郡王与乐平郡侯共同驻守,他们在居巢水西岸沿河布防,二人麾下的将领萧子平与梁显令五万兵马渡河东行,在洛涧西岸依山沿河布下数里防线。先前我们对洛涧的进攻试探,便正是对上了这二人,故而频频失利。”谢迁向一众将领简要说过了近日斥候所探得的情报,而后微微一行礼,又道,“此处去洛涧河道尚有二十里,若想与豫州、江州二军会合,此战便无可回避,再如此对峙下去并非良策。还请诸位将军示下。”

    帐中的几名主将一时皆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了些许凝重之色。

    慕容蹇微蹙着眉,当先开了口:“萧子平?还真是冤家路窄。昭国青州军的战力,想必各位先前也是有目共睹,至于那位扶风王的属下……”

    谢迁回忆了一番以往探得的消息,道:“关中胡人历来剽悍,扶风郡王亦是昭国宗室中难得的文韬武略之才。听闻先前昭国两王叛乱之时,他的部众在平乱途中亦颇有建树。”

    荀峤亦免不了在一旁应声颔首:“敌军布防之地依山沿河,本已是易守难攻,倘若他们乘着我军横渡洛涧时半渡而击,只怕战局更为危险。对了,前方可有谯王的消息?”

    谢迁答道:“此前说的是谯王前锋已出合肥北上,但这几日并未探得他们进一步行军的消息。”

    慕容蹇摇了摇头:“只怕是顾忌着情势不明,因而畏战不前。”

    谢长缨反倒是漫不经心地笑了一声,了无恶战当前应有的紧张:“事已至此,难道还有不战的道理么?东、南两路若再犹疑下去,只怕豫州军未必还能守得住硖石山与下蔡城。”

    “话虽如此,但此战紧要,岂可儿戏待之?”慕容蹇抬眼看向她,说道,“荀将军方才所言不错,敌军据易守难攻之地,我等若行军至河畔附近扎营,他们即时便可出兵奇袭,而我们若强渡洛涧,且不说他们少不得要半渡而击,便是麾下的将士们疾行二十里渡河,也将引得兵卒疲敝、士气低迷。我军不过八万,在此情形之下对上敌军,并无太多优势。”

    荀峤见这二人各执己见难分高下,便也不再徒劳地空谈局势,转而看向了谢迁,问道:“谢将军,你既是派了人手去探洛涧西岸的虚实,如今对于敌军的布防细节可有了解?”

    “末将整合了斥候传回的各类消息,大致推断出了些许。”谢迁颔首称是,随即抬手在沙盘之上简单地指画起了形势,“敌军如今是在洛涧西岸,沿着河水南北布防,其主力应在后方丘陵与河水之间的狭长地带之上,此外,斥候们在丘陵间的几处制高点同样发觉了不少敌军的踪迹。各处具体的布防人数自然难以确认,但若只说大致的情形,那么……”

    他说到此处,抬眼看了看四下里的物件,最终取了数枚沙盘旁闲置的令旗在洛涧西岸排布了一番,末了说道:“大致便是如此了。”

    慕容蹇凝视着谢迁布下的令旗,忽道:“谢将军当真能够确定,敌军的布防范围是在这一片地带之内?”

    “不错,如今存疑的只是各处的兵力数目与主将的位置。”

    “若是如此……”慕容蹇转而看向了荀峤与谢长缨,“二位想必也看得明白,西岸敌军如此布防,便不算了无破绽。”

    荀峤颔首:“这一条防线南北绵延近十里,固然是阻断了我们尽快渡河支援的道路,却也令他们的兵力显得不够集中。若能以精兵突袭其防守薄弱之地,或可破局。”

    “虽是如此,上万人渡河西行仍是颇为冒险,此战恐怕不宜令将士们全军出击。”谢长缨此时反倒好似多了几分谨慎之意,笑道,“方才既是晚辈提及了进攻之事,若二位将军信得过,不妨便交给晚辈调度,如何?”

    “这也正是本将所担心的。”荀峤与慕容蹇交换了一个眼神,而后默认了谢长缨的提议,又问道,“不知依照谢将军的打算,此战打算调用多少人手先行赶往东岸?”

    “这便看二位将军的决定了。依晚辈所见么……此行用兵,在精而不在多。”

    荀峤问道:“若是谢将军心有成竹,便暂且先领一万人前去如何?若是前线吃紧,我们再调人支援。”

    谢长缨倒是应得爽快:“自是无妨,不过晚辈需请二位将后方主力的军营向西推进二三里,而后静观其变便是。”

    “此事不难。”

    见她应下此事,二人便又叮嘱了些许此番行军的细微之事,便结束了这一日的商谈。

    ——

    数日后,洛涧东岸的山野中。

    晦暗的下弦月已遥遥地挂在了身后的山峦之间,自此向西眺望,唯见天际漆黑的远山连绵着沉入无垠的夜色,而山下的河水与连营更是渺然不可见。

    谢长缨借着炬火的光芒与天上的星辰,大致判断出了当下的位置。她微微勒马侧目,扬声对传令兵吩咐道:“此处去洛涧十五里,再向前,只怕便要令敌军前哨警觉了——便在此处扎营休整吧。”

    “是!”

    几名传令兵得令而去,未几,这一处山野林间便已陆续支起了数座营帐。

    “知玄,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应对?”谢迁信马行至谢长缨身侧,“若是向南绕过这道防线,只怕太费时日,也难保萧子平是否会察觉到异样调兵追击。”

    “且待将士们在此稍作休整吧,此战大意不得,不妨先借佯攻探一探他们的虚实。”谢长缨沉吟片刻,又道,“洛涧原本并非水流丰沛的大河,如今又已入了秋,便是多留几日,也不必担忧河水阻隔。”

    “以我之见,日后若要开战,便唯有渡河夜袭,攻其不备。”随谢迁一同策马而来的谢遥此刻也凑了上来,“西岸敌军的兵力终归仍是分散,依照其防线粗略算来,即便奇袭时撞上了他们的主力,想必至多也不过两万人。昭国军中多有新征来兵丁,若是猝然遇上变乱,未必还能有多少战力。”

    “阿遥,你也说了,只是‘想必’而已。”谢迁无奈地回身看向了他,“难道你还想在今夜便再疾行军十余里,抢渡洛涧进攻敌军本阵么?这未免太过冒险。”

    未曾想谢遥反倒是被他这番话逗乐了:“哥,你将这战术说得如此行云流水,是不是其实早就想过了?”

    “……那又如何?至少我也说了,此等战术如今太过冒险。”

    “嘁,我还不知道你心里实际上在想什么?你一定在惋惜,这等速战速决的策略当下怎么偏偏用不得……”

    “瞧瞧,你怎么又同我辩起了这等无意义之事?知玄可还看着呢。”

    谢长缨在一旁适时地应和了一声,只是应的分明是谢遥的话语:“这倒是无妨,左右今夜之事不过再次扎营休整,还是放松些好。”

    谢迁默然地望了望前方的夜色,显然是放弃了再与他们拌嘴。

    谢长缨见他如此,自是又笑着对谢遥说道:“如今秣陵的第二批辎重粮草尚未尽数抵达,待崇之与他们谈过诸般事宜回到前线,也还需好几日。远书,你且安心地待上几日吧。”

    “知道了,我这便去扎了营帐准备休息……”谢遥兴致阑珊地应了一声,自是略微策动缰绳,缓缓地信马向后方忙碌的众将士们而去。

    谢长缨自是免不了忍俊不禁地一笑,而一旁的谢迁却是几不可察地一叹,低声道:“江水航道往来便捷,以往自京畿一带西行的漕运,可没有这么慢。”

    “若非察觉到漕运船队行程有异,崇之怕也不会亲自走这一遭了。”

    “知玄也觉得此处有变?”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557/6569607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2557/6569607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